长街镇山头村保护非遗 携手前行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12月07日 09:20:12 |
村有腴田忠烈留 如果说,追寻一个村落发展的轨迹,最重要的莫过于其令人回味的文化气息。也正是有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积累,才能使得一个村落在经过时间长河洗礼后,历久弥新,身上的光彩并未半分褪色。山头村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村落。 “山头的文化底蕴深厚得很,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言语中透露着满满的自豪感,话音未落,老冯已经领着我们走到了村口凉亭,这就是煌言亭。从老冯的话语中,我们多少能感受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对于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热爱。 说起山头村,有一个英雄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抗清名将张苍水。维系这一纽带的就是两者之间的鱼水血缘情。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尽管过去了四百多年,但是如今村内保留的石城、演兵场、文昌阁、土地堂、孤魂祠、半山庵、娘娘殿、石塘庵等有关古迹,似在静静诉说当年那段历史。 张苍水,字玄箸,名煌言,明末浙江鄞县人,出身名门,文武双全。在抗击清军十九年的战斗生涯中,他出生入死,转战千里,三渡闽海,四入长江,与清军作殊死斗争,被史学家誉为“义帜纵横二十年”“海上苏武”。最后一次入长江是1659年,与郑成功配合,收复大片失地,终因郑成功兵败,张苍水孤军无援,之后杀出重围,一路潜行2000多里来到宁海,据传一位老者仰慕其情操,将他安置到较为安全的山头村。此后的几年里,旗山屯田练兵、捐金筑塘惠民,就这样,张苍水与山头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说张苍水曾写道:“海滨居民闻余生还,咸为手额,却以壶浆相饷。”特别是冯氏家族,知书达礼,当时还穿着明朝衣冠的他们,不惜冒杀头灭族风险保护义军,与义军相依为命。不到一月,张氏旧部招募义军竟达千人,几月之后达到数千人,两年期间,义军最多有七千人。 从《旗山冯氏宗谱》和当地人口口相传中,我们大抵可以搜寻一些张公曾经在山头村的生活踪迹:为了解决当地居民和军 队的给养问题,他率先捐助五十两银子,用于兴修水利,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富者输财,贫者输力”,无不奔走恐后,他还规定“以今时捐财之多寡,为他日授田之广狭”,主张按功分配土地。后于1660年撰写了《山头重筑海塘碑记》一文,石碑上的一言一句,都展现了张苍水对村民的同情和报答之心。此碑原先立于西山殿内,现已遗失。当地老百姓至今仍纪念他,称此塘为“王爷塘”(煌言塘)。 此外,经过风雨洗礼后,现在山头村内保留的有关张苍水的古迹也不少,其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是当年张苍水在此抗清屯垦、作战的指挥部西山殿,还有曾经留宿过的石塘庵。如今,西山殿前的煌言亭上所书对联“村有腴田忠烈留,海扬义帜旗山举”,依旧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和说明。 发展文化传承非遗 “为人厚道,互爱互助。”这一条被写进了山头村的《村规民约》里,无论是七百多年前,先人冯安云开疆拓土,安扎驻地于此繁衍,还是四百多年前,族人支持拥护张苍水,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抑或现在村民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家园,在山头村村民看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被他们写进了历史,写出了一部属于山头村的历史。 2014年正月十三夜,这一晚蜂拥而至、慕名而来的六七万游客来到了这个原本静谧的村庄,只为一睹失传已久的非遗风采——“灯人”。山头民间习俗,每年逢元宵节举行灯日。灯人是山头村行会的一种制灯工艺,该工艺在山头村里已经有600多年历史,表演者推一辆小车,车上灯人架上摆放着百余个栩栩如生的发光小人,这些小“灯人”随着小车的前行,似走马灯般慢慢旋转,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销声匿迹,沉寂了45年后,该村举办灯人文化节,又重新舞起了“灯人”,近500人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仪仗队规模宏大,双龙旗绚丽夺目、鼓亭架制作精美、八仙桌寿星高照、送灯士奇装异服、锣鼓声喧天惊地。 村民告诉记者,当时制灯、上灯、出灯,需要大量的人员配合,但大家伙一听说村里要办这样的“喜事”,都主动报名参加,丝毫没有怨言,甚至无一人提出向村里索要费用。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长街山头灯人会于今年5月入选第四批宁波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村民王开文是上一次灯人文化节的组织者之一,他说,保护非遗,发展文化,这是祖先给我们后世子孙的任务,也是山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灯会”全国各地都有,“灯人”却是山头村才有,能够重现这一神采,无不体现出村民齐心协力热爱家乡的朴素愿望,同时,“灯人”的复兴,也是一方百姓在生活富裕之后的又一种“文化寻根”。村民们也告诉记者,“灯人”谐音“丁人”,寓意“人丁兴旺”,寄托了村民希望生生不息地繁衍子孙后代,通过重现“灯人”这种传统非遗,转动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