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篾匠精神” |
——访竹编手艺人俞兴甫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30日 08:39:21 |
见习记者潘璐璐通讯员童俊娜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与新材料不断出现,带有农耕文明印记的纯手工竹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但在深甽镇马岙村,有一位名叫俞兴甫的古稀老人,至今还默默坚守着家传的竹编手艺。 记者见到俞兴甫时,他正手执篾刀,一丝不苟地劈竹条。破篾是竹编工序的第一步,也最能考验篾匠的基本功。1毫米厚的竹片,记者用肉眼根本看不出粗细区别,而俞兴甫却说不够匀称不能用。 俞兴甫的手艺是家传的,他的父亲曾是马岙竹器社的社长。从11岁开始,他便跟着父亲出门做活,耳濡目染地学习补簟,打花草。补簟就是给竹器补洞,打花草是竹编行当里的术语,就是编制竹器上的花纹,这个技艺属于篾匠行当里的细作。12岁时,俞兴甫正式拜父亲为师学习竹编。三年学徒,三年伙计,三年半作。9年时间到了,才算出师,才能自己当师傅,带徒弟。14岁时,俞兴普成了一名学徒,出师后,一直做粗作活儿,一直做到36岁。62岁时,他回到马岙村,重拾父亲的老手艺,从事竹编细作。 竹编的讲究,从选竹子开始。只有深山里5—6年的野生竹才密度刚好,够韧。用篾刀劈出蔑丝,然后用龙门刀,用大拇指按在刀口上,抽成各种粗细的竹丝。抽好的竹丝,用开水煮过,有些还需加颜料染色,煮完晾干藏起来备用,不能见风,见了风,竹丝容易还潮,发黑。 备好竹丝,就是繁复无比的编织工作了。不论什么图案,只要见过一眼,编过一次,俞兴甫就能记住,再也用不着图纸。正篾固定位置,近百根口篾穿插其中,长短粗细各有讲究,全在一分一毫之间。俞兴甫拿起一个水果篮介绍“胡椒眼”编织法,三根正篾形成60°的夹角,从底盘到主体,记者看了好一会功夫,也找不到竹片的头尾藏在哪里。一个浅口提篮,底纹编着红色的“囍”字,周身的竹条1毫米都不到,竹条密而不紧,提篮浑圆流畅。 俞兴甫说:70岁了,做不动了,只为传承父亲的手艺。曾经有外国收藏家出高价买他的成品,俞兴甫不肯卖。“我要留着,让后代人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过竹编这样精细的非遗文化。”曾有不少人上门求学,俞兴甫说,“一看就知道不是诚心的,耐不住性子”。他坚持按老传统,从小学起,要有正式的拜师仪式,正规的学徒训练。他坚持所有的东西都用人工完成。慢虽慢一些,但慢工出细活儿,这是对老传统的一种尊重。在俞兴甫的工具篮里,很多工具都是父亲用过的,例如一把沿用至今的鲁班尺。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