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史海钩沉 正文
     高级检索
 
正说缑城名称由来(下)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6月27日 09:43:18

  胡克均

  二、方孝孺故里说。有关论述始见于1988年版《宁海县地名志》和1989年版《宁海城关镇志》。这两部地方志都认为猴城说“既属荒诞,又无任何述录可稽,固不足为信”。然后对缑城之名由来及内涵展开论证,认为“缑城”之名始于明朝中后期“方案”解禁之后,为纪念并弘扬方孝孺的高风亮节,遂以方孝孺的故里“缑城”当作县城之名。据南宋《赤城志》第二卷载:宁海(辖)六乡十九里。其中朱开乡在县东北七里,管辖五里:广度、辟邪、时康、堠城、横溪。上述广度里,即唐永昌元年(689)县治三迁之地。堠城里即今大佳何镇方孝孺故里。以此证明方孝孺故里是堠城,不是缑城。《赤城志》第四卷载:“台州依山濒海,易以捍守,故五邑聚落,往往以城寨、营栅、屯戍而得名,如宁海之缑城。”据上记述而知:县治缑城之名在唐宋时,即已见诸史书,决非在明朝中后期“方案”解禁之后,更非是好心人移花接木,把方孝孺故里之名改为县城之名。这两部地方志的主要撰稿人,其中一位乃我挚友,大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持有关资料和文稿去他家造访。他阅后坦诚相告:作文时未见到《赤城志》中记载的有关内容,导致立论错误。

  三、缑氏山说。大概在新旧世纪之交,我在宁海一些书报上看到有人说东周灵王之子王乔(子晋)得道成仙,自河南缑氏山(偃师)驾鹤往南飞而去,后为右弼真人,治桐柏山。据说宁海西溪野鹤湫、前童梁皇山古名桐柏山,即是王乔驾鹤南飞的栖息地。缑城即因缑氏山而得名。中国道教圣地,人尽皆知者有湖北武当山、陕西华山、山东崂山、广东罗浮山、江西龙虎山、三清山……以桐柏山为名之山更是不胜枚举,离缑氏山最近是鄂豫边界上大别山西侧的桐柏山。因桐柏观而得名自唐至今久盛不衰的是天台桐柏山。这些道教圣地、名山,王乔皆不去,偏要到名不见经传的宁海野鹤湫、梁皇山,其真实性不禁使人质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据有关史书记载:宁海缑城形成于唐朝中后期,位于现在老城中街山隍堂北侧,即今宁海县府。周围六百步,相当于如今1000米左右。折算成面积大概100亩左右。四周皆有城墙,设西、北两城门。规模虽不大,却是唐宋元明时期宁海的政治、军事中心。斗转星移,唐城宋庙,历经沧桑,渐次塌圮。

  明朝嘉靖年间,为防倭寇骚扰,在县令林大梁主持下,历经三年之久(1552-1554)修筑了一座周长1541丈(合今5140米)高2丈4尺,厚1丈8尺的新缑城。如今宁海环城南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及北大街,皆是新缑城城墙遗址的所在地。便于居民进出和防守。设靖海(东门)、迎熏(南门)、登瀛(小南门),登台(西门)、拱宸(北门),望阙(小北门)六座城门。城墙外侧皆有1丈多深的护城河,缑城从此成为宁海名副其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炎炎夏日杏乡小镇播撒清凉
·泉水社区首试“时间积分银行”
·古礼今用只为孩子早成才
·跃龙启动百名技师带高徒活动
·桥头胡:强化“红线”意识 护航G2...
·桥头胡:三措并举推进农村生活污...
·桃源: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演...
·跃龙:“居民议事厅”共建和谐社区
·河洪见缝插绿为村庄做“美容”
·上千万的厂房遇大雨就漏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