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人才短板,助推宁海制造升级 |
县政协委员为宁海制造业“把脉”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8月03日 09:40:28 |
滋养企业家精神提升宁海制造“精气神” ——我县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及对策 我县企业经营者队伍存在的“短板” 全球最大的科技顾问公司Accenture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全球高级企管人心目中,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组织健康长寿的基因与要穴。企业家精神下滑是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县企业经营者队伍虽然有一些“佼佼者”,但总体而言,这个群体存在的“短板”也十分明显: (一)创新和协作精神不足。宁海人有“宁海斜”的区域文化,当一个行业盈利时,后续者一拥而上,最后将整个行业“做死”。在宁海制造业发展史上,拉紧器、搬运车、阀门、热水器等行业均有此类现象,教训相当深刻。如电热水器行业发端于宁海,原本可以产生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但因为恶性竞争,这一行业几乎全军覆没。 (二)诚信精神、社会责任感欠缺。被法院列入失信名单的企业和企业主数字居高不下,2015年至今,我县企业共发生失信行为1089次,显示我县的企业经营者的诚信精神欠缺。 (三)心态浮躁,工匠精神欠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精神,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它是企业家精神不可或缺的要素。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必须要有“凝神屏气无言语、两手一心付案牍”的专注,必须要有“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坚守。在我县,几十年来就专注本业一心一意提升制造水平的企业并不多见。 (四)知识能力难适应新常态。由于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健全,我县企业经营者几乎都由老总本人或亲属担当,第一代企业家退休后基本上都也传给子女经营。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这些企业经营者明显出现了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不适应症”,企业管理和生产无法“升级换代”,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少数企业犯低级错误导致企业破产,令人叹息。 新形势下滋养企业家精神、提升宁海制造“精气神”的建议 制造业“精气神”的养成,跟创新动力、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和管理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家精神。新常态下,宁海制造正在爬坡过坎,企业家对经济大势的正确把握与妥善应对成为企业稳增长的关键,滋养企业家精神,对县域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一)优化服务,提振企业经营者的信心。政府应全力优化服务,帮助企业经营者树立信心。当前,我县的“工业服务月”活动虽还在开展,但与前几年大张旗鼓地派出工作组进驻企业相比,力度还不够大,亟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应定期召开问题消解会,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等难题。此外,应该充分发挥我县商会企业服务中心、宁海县企业服务中心等民营机构的潜力,加大对“购买服务”的投入。 (二)强化执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要维护公平的法制环境,对企业恶意逃债现象,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对逃债企业加强审计和监督,尽最大可能堵上漏洞。对同业仿制侵权现象,也要加强执法,从源头上遏制恶性竞争。此外政府要扶植行业协会和民间社团,发挥他们的作用去规范同业之间竞争。 (三)加强教育,激发企业家精神。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从宏观上把握培育和滋养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方向,并将其纳入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鼓励更多的企业主到高校去参加培训,提升经营者素质,充分激发企业家身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专注实业的精神。 (四)抓好宣传,营造良好的企业家成长氛围。宣传和舆论部门要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宣传报道,不断树立先进典型,重视报告会、文艺演出、街头事迹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的宣传,用榜样和先进的力量滋养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舆论厘清政策导向,给民营企业家吃上一颗“定心丸”,促进全社会树立“尊重企业家就是尊重先进生产力”的观念。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