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有群在高山上种梦想的残疾人 |
——说说塘山云涯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故事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05-18 08:56 |
宁海新闻网讯 烈日骄阳,翻山越岭,经过好一番折腾,终于在宁海县偏远贫困山区——桑洲镇找到了塘山云涯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根据地”。眼前,绿意迎人,山头种植着140亩优质白枇杷,同时还套种着宁波白茶与乌牛早。不说不知道,这些是由桑洲镇桑洲村的章以奎和镇里4名残疾人联合“抱团经营”的成果。尽管受身体条件限制行动不便,但他们不言放弃,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用自己的行动,在高山上播下希望的种子,种出自己的梦想。 谈起合作社的成立,53岁的章以奎感慨万千,“我大半生都在家务农,第一次想自己做出一点事情来,如果没有这些残疾人朋友的帮助,合作社是不可能成立的。”听到这话,一旁站着的季茂伟赶紧接话,“其实是他帮助我们才对,你看,我的手这样,在外面根本找不到工作。”45岁的季茂伟伸出左手,除了大拇指外,四个手指赫然都少了一截。季茂伟告诉记者,他从20岁弄伤手后,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大女儿正在读大学,小儿子还在上小学,家庭负担挺重的。而74岁的杨朝方和71岁的王昭宗都是听力残疾人,别看他们年纪大,可说起残疾人合作经营、自主创业这事,却是热情满满。正是这么一群人,走在一起,在2007年筹办成立了合作社,签下了土地承包25年合同。 有了土地,就有了希望。章以奎和大伙儿商量,打算将承包的140亩土地用来种植水果和茶叶。经过4年多的努力,当初种下的4000株白枇杷树已有30%开始结果了,今年还采了1500斤鲜茶草。记者近日赶到时,合作社的几位成员正在商量明年办茶厂的事。“办茶厂起码要投资40多万元,可不办,我们的茶叶就只能像现在这样以鲜茶草来销售,凸显不出经济效益来……”围绕合作社的发展,大家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 合作社社员坦言,残疾人“抱团经营”作为一次大胆的尝试,目前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前期已投资了60多万元,4名残疾人占一半股份,但效益还没有显现出来,眼下又要增加投资,资金压力较大。同时,他们虽然都是务农出身,但并不精通水果、茶叶的种植技术。如何科学种植得到高产量产生好效益也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就在他们犯愁时,农林局送来了荒山承包的政策补贴款,老区办拨款造通了山路,残联领着茶叶专家上门送技术,镇政府经常派人上山给予业务指导……面对政府和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年近七旬的合作社成员王礼义感动不已,“我们没有被社会遗忘,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尽管眼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他们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王礼义是名肢体残疾人,行走起来腿脚不便,每走一步,身体都要颠簸一下。可就是这样,他们拖着残疾的手脚,种植、嫁接、松土、除虫、浇水、施肥……不少活都是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承包地里亲力亲为。 其实,在他们这群人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让家人过得更幸福,让社会少操一份心。相信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自强不息,在土里也能挖出金来。记者望着眼前绿油油的枇杷树和茶山,感觉希望之花正在盛开。 (记者水玲玲) |
录入: 童燕萍 责任编辑: 黄浓珍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