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匠之乡”有明珠 |
——走近省优秀民间艺人童帝寿、童帝新兄弟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04-12 08:50 |
在具有“五匠之乡”美誉的前童古镇,有这样一批手工艺人,他们身处人潮之中,却置若罔闻,只是静心地专注手中的刻、画。他们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被游客带往全国各地,却也带回了无数荣誉;他们行走闯荡各地,雕刻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也是他们传承传统技艺的使命。 童帝寿、童帝新,就是钟爱于这指尖艺术的兄弟俩。 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兄弟俩,听他们讲述了民间艺人孜孜不倦、醉心手艺,跌宕起伏、绚丽多彩的人生故事。 学艺 在前童镇双桥村,说起童帝寿、童帝新兄弟俩,村民们都要竖起大拇指夸赞,两兄弟都是“大老师”。 童帝寿是哥哥,拜师学手艺比较晚,20岁的时候才来到师父家学习“大木”。大木是木匠手艺的一种,主要从事木结构房屋建筑。童帝寿学得很快,也得到了师父的赏识。出师的时候,师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但是,童帝寿做大木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70年代初,镇上办起了雕刻厂,童帝寿进厂做了一名雕刻工人。 半路出家做雕刻,不得不说一下童帝寿的另一项技艺——绘画。按照农村人的说法,童帝寿是个天生就会画画的人。没有人教过他画画,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童帝寿拿着笔,描摹各种画本。读小学的时候,他就能照着连环画,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描摹下来,人物画面栩栩如生,让旁边的小朋友、大人赞叹不已。所以,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因为有着良好的绘画基础,童帝寿对各种雕刻技艺手到擒来,很快在雕刻厂里出名,成为了业务骨干。 童帝新是弟弟,16岁那年来到西店香山舒乾夫的家,拜了师,学起了雕刻的活儿。雕刻的基础是绘画,这方面,童帝新跟哥哥一样,都具有天赋。“其实,绘画和雕刻是密不可分的。我最初学画的时候就是临摹,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我就照着画册给他们画什么样的,后来画多了也就会了,也能自己设计一些图案了。”说起自己的绘画“天赋”,童帝新“颇感自豪”。两年后,18岁的童帝新在宁海以及三门、天台、宁波等周边地区已经小有名气,颇受顾客赞誉的他学着独当一面,开始独自闯荡。1971年,岔路区政府组织40余名雕刻师傅成立了岔路雕刻厂,在当时已有相当造诣的童帝新担任厂里的技术骨干。 创业 在雕刻厂工作,两兄弟的待遇都不错。“岔路雕刻厂的木雕工艺品都是出口的,我们不用四处奔走自己找活干,厂里的工资待遇也比较高,我能拿到52元/月。”然而稳定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却无法压制住兄弟俩创业的决心。 上世纪70年代末,童帝寿、童帝新一前一后都去了我国的大西北——甘肃、四川、青海等藏族地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过程。一开始,他们跟木匠一样,下村落户帮着做家具雕刻生活。一两年后,他们发现,在当地,佛像雕刻、壁画制作比较流行。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行业的敏感,他们决定转行做佛像雕刻。 转行是艰苦的,兄弟俩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宁海我们做的都是家具类或建筑类,基本没接触过佛像,再加上藏区佛像和我们这边的佛像在形态、用色方面差别也很大,所以我们就要从头开始学起。”童帝新说。兄弟俩都是艺高胆大的人,两人一边做一边学,努力掌握技艺。那段时间,兄弟俩和他们的徒弟们爬过高山,走过草原,留宿于不同的寺庙。他们一边为当地的寺庙雕塑佛像,绘画壁画,一边向当地藏民请教,反复研究各地佛像的差异。凭借原先扎实的雕刻基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们就掌握了佛像的雕刻技巧,作品也逐渐被认可,越来越多的藏民“请”他们去雕刻佛像。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