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的年代(下) |
张即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08-11 09:16 |
二 1998年4月9日的《宁海报》副刊上,曾刊登过一篇名叫《早晨》的小小说。这篇小小说写的是一个企业负责人阿丁在面临企业改制时的遭遇,上级、下属,社会各层,对于改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反应。这篇《早晨》,便生动清晰地勾勒出了面对改制时的各个人群所遇到的种种境遇。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讲,这并非美好的回忆。但这篇叫《早晨》的小小说,在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结尾写道,“早晨,和煦的春风吹进了阿丁家的天井,阿丁又提壶给树桩浇水,猛然间,他发现最钟爱的那盆名曰‘古木新姿’的雀梅树桩,吐露出了嫩绿的新芽。” 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这篇《早晨》的作者便是应敏明。写这篇小小说时,应敏明36岁。当时,他担任着土产公司的经理。那时,供销社的改制让一大批老供销人想不通,似乎昨日,供销社还是社会上最吃香的单位,可一转眼,这个几乎和共和国同龄的单位却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境地,对于这一代对供销社有着特殊情感的供销人来讲,他们的情感一时竟无处寄托。 作为改制时供销系统的一份子,应敏明也有着相似的情感。他16岁便到暗岩小店当学徒,他在供销系统工作、成长、生活,可到头来,他们却要成为身份不明的一群人,他理解这种情感上的失落。 说起供销人和供销社的这种情感,现供销联社的副主任陈成彪有着深刻的理解。陈成彪说,供销人对供销社的这种情感,的确和别的单位有所不同。这种情感非常复杂,很难完全描述。比如,以前,父母在单位工作结束后,子女可以接替父母去那家单位顶班。这样的情况,在供销系统里非常普遍,因此,许多家庭,不止是一个人同供销社发生联系,而是几代人。而且,那个时代的供销社的确是吃香,几乎人人都离不开它。说得直白一点,那时的物资非常匮乏,而供销社是负责物资供应的,这是实实在在的,它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讲,去供销社,是就业的首选。 就是这么好的单位,在90年代末,却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改革,很多人很悲观。但应敏明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就像他在那篇小说结尾所写的一样,他觉得通过改革,经过了数十年辉煌的供销社一定能重新吐出嫩绿的新芽。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