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史海钩沉 正文
     高级检索
 
名载国史的黄罕岭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10-20 09:22

  ●陈彬

  “黄罕岭”的出处

  “惟黄罕岭可入剡”,“贼果自黄罕岭遁去”。黄罕岭这个地名出自于国家正史之一的《资治通鉴》。

  黄罕岭这个地名之所以名载《资治通鉴》是因为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唐大中十三年(859),裘甫在浙东发动农民起义,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曰罗平,铸印曰天平”;响应者“四面云集,众至三万,分为三十二队”;裘甫则“大聚钱粮,购良工,治器械,声震中原”;唐军“诸将或称病,或阳坠马,其肯先行者必先邀职级”;“文武将吏往往潜与贼通,求城破之日免死及全妻子。或诈引贼将来降,实窥虚实。城中密谋,贼皆知之”,“城中士民储舟裹粮,夜坐待旦,各谋逃溃”。根据《资治通鉴》的这些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浙东一片混乱,百姓处于惶恐之中。

  在关系到唐统治者能否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大事上,唐朝廷即刻任命前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领兵征剿裘甫。

  王式奉命来到浙江之后,一边安民募兵,一边“命忠武将张茵将三百人屯唐兴(天台),断贼南出之道”;“昭义将足夹跌戣将四百人,益东路军,断贼入明州(宁波)之道”;“义成将高罗锐将三百人,益以台州土军,径趋宁海,攻贼巢穴”。双方经大小19战,裘甫部节节败退。王式估计裘甫部要从水路逃走,便“命罗锐军海口(今宁海西店至璜溪口之间一小村)以拒之。又命望海镇将云思益、浙西将王克容巡海澨”。果不其然,官兵于宁海东拦截了义军,“得其船七十,尽焚之”。至此,王式信心满满地说:“贼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恨无兵以守之。虽然,亦成擒矣!”而义军败退的路线正如王式所预料的那样,“贼果自黄罕岭遁去”。 “黄罕岭”就这样被载入于《资治通鉴》里。

  王爱岭在何处

  宋提刑罗适在他的《永乐院记》里写道:“熙宁初,余以赴泗水令,去乡凡二十有五年。元祐六年始提刑两浙。明年春抵乡曲。智贤已谢世,惟禹昭师迓余于王爱岭。”

  《乾溪陈氏宗谱》:“徒自王爱岭。”

  《栅下陈氏宗谱》:“虽有王爱岭相阻,却距祖基不远,春秋二季亦得同其孝享。”

  栅下陈氏系金竹岭头陈氏第二十九孙陈廷雷迁居天台柘岙。他的九世孙陈子韶转徒栅下。文中的“祖基”指的是岭头陈。

  《缑城金竹岭头陈氏宗谱》:“王爱岭系仲翁公世居也。”

  仲翁,即陈仲翁,字尚龄,号松年,出生年月不详,逝于唐咸通元年三月,娶临海胡氏,封宜人,葬于解板坑骑龙穴,育有八子。后人称其八子为八大王。

  陈仲翁是金竹岭头陈氏第十一世孙,是当时的宁海县令,死于裘甫之难。《资治通鉴》有“抵宁海,杀其令而据之”的记述;《嘉定赤城志》载:“陈仲通,咸通中,死于裘甫之难,见《旧经》”,又记:“唐咸通中,剡寇裘甫据宁海,杀其令陈仲翁……”。

  在裘甫进攻宁海时,身为县令的陈仲翁在“诸县无守兵”的情况下,毅然组织家兵,招募义士,与裘甫部对抗。在海游上叶一战中,陈仲翁面门中箭,当场殒命。剩下的一百廿位官兵退回王爱山,后又与经王爱山退回剡县的裘甫残部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这一历史事件留给我们后人的有百廿官兵山、屯兵场、战山、哨场、界过岭等地名和牌位岩、酒酲岩、铜鼓岩等民间传说,供后人去瞻仰,去缅怀,去追思。

  从资料中,我们可以读出三层意思。一是陈仲翁是王爱山岭头陈人;二是陈仲翁是当时的宁海县令,却被裘甫所杀;三是王爱岭就在王爱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是《嘉定赤城志》里,记述同一事件,却出现了陈仲通和陈仲翁两个名字,不免令人生疑。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答案自然是同一个人。因为陈仲通的“通”字犯了唐懿宗年号——咸通的“通”字的讳。为了避讳,故改“通”为“翁”。但不知为什么《旧经》里没有改?

  这些资料清楚地告诉我们王爱岭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的。王爱岭虽在王爱山,但不在同一个地方。罗适写的“王爱岭”应该在永乐寺附近,最大的可能是渡头至外岗的渡头岭;重修于清嘉庆年间的《乾溪陈氏宗谱》和《栅下陈氏宗谱》的“王爱岭”似乎是宁海通天台的交通要道——松门岭:重修于清乾隆间《缑城金竹岭头陈氏宗谱》的“王爱岭”好像在岭头陈的近旁,更像是村下的山隍岭。在这三条“王爱岭”中,我觉得岭头陈村下的山隍岭是“王爱岭”更靠谱一些。其理由是:

  《嘉定赤城志》:“王爱山,在县西六十里。”

  光绪《宁海县志》:“自魏岭东十里入县西之桐柏。又东六里经自满路至直石岭……又东南六里至王爱山。又东十里至雷头山,山之东南有观音岩,山之南曰蒋山,又南曰雪山。”

  “六十里”、“六里”和“十里”都是路的里程。路的本身是线。凡是线,总有它的起点和终点。引文中的“王爱山”就是这三条路的起点和终点。“王爱山”的具体位置应该就是岭头陈。尽管旁边的大路下与山头和岭头陈一样,到直石岭、到雷头山和到县城的里程都和《县志》和《赤城志》所描述的距离相同,但大路下和山头不具备下面的条件:即“王爱山”这个地名是由于岭头陈陈氏鼻祖吴兴王始居该地而得名;岭头陈陈氏于陈祯时三年(589)始居该地,比胡氏入住大路下约早600年,比山头项氏迁居该地早700多年。因此,在古人的心目中,王爱山就是岭头陈的代名词。

  尽管王爱岭就在王爱山,但是,乾溪和栅下宗谱中的“王爱岭”似乎不在岭头陈近处,《永乐院记》中的王爱岭不可能在岭头陈附近,岭头陈四周没有叫“王爱岭”的地方,甚至连有关这方面的传说都没有。

  纵观王爱山岗,从东至西有扁担岗、界过岭、九肩岭、直石岭等岭名,没有一处山岭与“王爱岭”三个字搭界;从桑洲岭头到哨场二十多里的古道上,有龙潭坑岭、山隍岭、白溪到高塘的十八曲岭、松门岭、西山下至东山头的长乐岭、渡头到外岗的渡头岭、桑洲岭、泳溪岭等十多条山岭像蜈蚣脚一样伸向白溪和青溪的沿边各村,既没有王爱岭这个名称,也从没有听说过与王爱岭有关的传说。 王爱岭究竟在哪里?

  王爱岭就是黄罕岭

  从现有的资料看,王爱岭确实存在,仅见诸于不多的文字,但找不到它的具体地点。王爱岭到底在哪里?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王爱岭不是指王爱山上或通向王爱山的某一具体的山岭,而是从桑洲岭头到鸡冠尖的整条古道。

  众所周知,古时一个地名的出现绝不会像现在那样,凭有关单位的命名即可,而需要一个过程。人曰:“有人才有路”。同样,先有人才后有地名,而这个地名还要被外人所认同,所接爱。这样一来,非有一定的时间不可。

  在罗适撰写《永乐院记》以前,蒋氏已经搬走,整个王爱山除了岭头陈以外,还没有其他的村族,而王爱山这个地名早已被人们所熟知。这样一来,凡是通向王爱山的岭都被外地人称之为王爱岭。于是就出现了《永乐院记》里的王爱岭以及《乾溪陈氏宗谱》和《栅下陈氏宗谱》中的王爱岭。随着岁月的流逝,王爱山的居民逐渐增多,具体的地名随之而慢慢地多了起来,而“王爱岭”这个地名也就随时间的脚步而被人们淡忘,以致完全消失。

  王爱岭就是《通鉴》中的黄罕岭,这是众人所能统一的意见,也见于各种史料。

  《嘉定赤城志》:“王爱山,在县西六十里。与天台分界。唐咸通中,剡寇裘甫据宁海,杀其令陈仲翁,懿宗遣王式发兵攻之,战于海口,县北五十里(今西店至璜溪口之间的古海口村)。上醪,县西北七十里(今双峰的上寥岗)。海游(今三门县城)三处,甫遂从此山遁去。《通鉴》作黄罕岭,误矣。”

  王爱山,从广义去理解,是面,是一处具有34多平方公里的面。在中国地图上,王爱山仅是尘末,对王爱山人而言,却是一块不小的地方。

  我们现在所认同的王爱山,简称王爱,又称王爱山岗。《宁海县地名志》对王爱山岗的释义是:“王爱山岗……王爱乡全境……西起望海尖,东至桑洲岭头,长达17公里,西北——东南走向。”

  《宁海县地名志》亦载:“王爱山曾是唐大中十三年(859)浙东农民起义首领裘甫所属部队经过处。”

  《通鉴》之误就是误在把王爱岭写成黄罕岭。

  《缑城金竹岭头陈氏宗谱》更明确地指出:“王爱岭系仲翁公世居也。《通鉴》误写黄罕岭。”

  可以想象,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军用地图决不可能像现在航拍地图那样精细,除非是军事要地,险峻关隘外,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小山岭是不可能一一画明的。黄罕岭能深刻地留在浙东观察使王式的脑海里就是因为王爱山岗有17公里的长度。

  同时,裘甫部队败退新昌时所留下的百廿官兵山、战山、哨场以及界过岭等千古遗迹也不可能是某一条一二华里长的小山岭所能容纳的。

  综上所述,贯穿整个王爱山岗的王爱古道就是王爱岭,而王爱岭就是《通鉴》所记载的黄罕岭。 载入国史的黄罕岭若不是宁海县的唯一,至少是唯二,绝对不会是第三。

录入: 罗孙志   责任编辑: 罗孙志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五年申遗今朝成
·慈孝之心伴我成长
·守护古戏台的人
·胡陈芋艿畅销市场
·信任和理解是改善医患关系的良方
·两个醉汉开车上路先是撞人又撞护栏
·冷空气难成气候这一周仍是“金光...
·千万别信什么“国际教材”
·两天汇入8笔善款最大一笔10000元
·王干山游步道有路灯了
  图片推荐:
首届“平安达人”城市徒步定向挑战赛启动
颜公河蓄洪工程主体基本完工
《美丽兴圃》传递市民正能量
入伍新兵展英姿
医护人员献热血
桃源菜市场投入使用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