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太极、聊天,这个山顶公园好热闹…… |
退休干部服务群众热情不减 倾情打造东观山山顶公园文化阵地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11-27 08:58 |
![]() 图为修葺一新的东观山山顶公园 在东观路一座高11米左右的小山丘上,有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山顶公园。从山底顺着台阶拾级而上,樟树、杉树、桂花树、竹子……种类丰富却不显拥挤的各种植物相映成趣,林间还有一条石板铺成的曲径,盘旋通往山顶公园,走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广场舞、太极、聊天,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在公园里展开,家住东观山附近的老人们锻炼有了好去处,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东观山居民杜瑶琴忍不住寄明信片到县新闻中心,报料改造山顶公园有一位退休干部付出了极大的艰辛,这位退休干部就是储功华。 一位老人的扭伤 让他下定决心要改造公园 “原先这边都是刺丛,根本没法走人,很荒凉。”住在东观路的杜瑶琴是一名退休老师,今年已经86岁。她指着目前已经成为林荫小道的地方告诉记者,那里原先没有供人们散步的路,全是刺丛,而山顶只有一块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一座凉亭,而且公园没有通电,周边也没有围栏,白天人少,晚上更是荒凉。 在东观山山顶公园改造前,一部分老人弃近求远,到一休公园或其他地方休闲锻炼,而少数老人,还坚守在山顶公园。一次,一位老人在山顶公园跳佳木斯时,因为山顶的水泥地凹凸不平而扭伤了脚。“附近的老人缺少锻炼的好去处,而这个公园正好合适,不好好利用起来,太可惜了,而且长此以往,坚持在这里锻炼的老人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退休干部储功华听说后,下定决心要改造公园。说干就干,特别是原先公园存在的安全隐患,他一条条列出,形成初步的书面计划,此后又多次到县住建局、供电局、体育发展中心以及园林部门反映,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众多老人的心愿 他千方百计要圆满实现 “既然是人们锻炼的场所,健身器材是缺不了的,但体育发展中心并没有把这个点划在规划范围内,如果公园要配置健身器材,就需要额外定制一套,很麻烦。”储功华说。据悉,东观山山顶公园始建于1989年,二十多年来没有过大整修,在2011年彻底改造前接近于荒废,而且也没有列入相关部门的改造和建设规划。为此,他跑了不下20趟,找相关部门领导协商,终于得到各相关部门的支持。 2011年,公园启动改造工程时,正值9月大热天。有一次,储功华上山查看改造情况,发现一处地砖铺得不是很平整,当场要求施工人员重新铺设,不想施工人员回复“就这么一个小公园,随便弄弄就好了,不要那么认真嘛”。“当时听了很生气,地面不平老人摔倒了怎么办?”这个夏天,下雨了储功华反而可以在家安心休息,晴天,放不下心的他冒着中暑的风险,每天上山“陪着”施工队改造公园,一发现不对的地方就和施工队沟通协商,争取将公园改造得趋于完美。 公园不仅是公园 更是老人的精神家园 “东观胜景美如画,缑城天地皆是景。”“登高东亭观宁城,欢身笑语话古今。”“助人为乐献爱心,敬老爱亲传美德。”这是东观亭里的三副对联,分别描述了东观山山顶公园的地域特点、人文景象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三副对联都为东观山的居民所书。“早上到公园里锻炼,白天坐在一起闲聊,到了晚上,站在公园里望去,从宁海大厦到金融中心,从新城到老城区,万家灯火,都能看到,非常漂亮。”老人石秀芳笑着说。 为了丰富山顶公园的文化互动,今年8月份,储功华应老人们的要求组织成立了15人的太极拳队,并联系到了一位太极专职教练,每天早上6点多到公园里教老人打太极。由于太极招式多,许多老人记不住,怎么办?储功华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招式口诀写在白纸上,然后将纸贴在挂历上,再把挂历挂在公园里的树上,这样老人一边打拳,一边还能看到口诀。此外,他还将口诀写在A4纸上复印给老人,让老人回家也可以记忆。就这样,这支大多由6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的太极拳队,用40多天时间就学会了太极拳。 今年11月24日,储功华还联合县供电局兴趣小组与太极拳队办了一场晚会,让老人走出自己练太极的小圈子,与他人进行切磋,并进行兴趣交流,活动现场十分热闹。一位老人对记者感叹:“我现在的生活比年轻的时候还丰富,这多亏了储功华同志啊,真的要好好谢谢他!” (记者方景霞)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