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溪的传说与旅游 |
王行通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1月23日 09:17:58 |
我小时候的家,住在白溪一个叫“廿山”的“山厂”。山厂顾名思义,山里敞开的房子。其特征:房子建在深山中,少有间隔;住户仅此一家,与外界少有联系。就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差不多,过着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山厂离天台很近,我与哥哥姐姐小时候,玩着玩着,不经意就踏进天台的地盘了。不过这不要紧,天台那边的人也时常跑过我们这边来,相互扯平。 父亲说,山厂的南面有一条“官道”,这官道上通天台,下通宁海。出于好奇,我们嚷着要父亲带我们去官道,可看了后,谁也没有吐出一个“赞”字。原来,这官道就是一条石子路嘛。但仔细看,的确比一般的山路要宽一些,平整一些,和缓一些。粗略估计,约有大人一跨步宽的样子。父亲说,这官道向东再向北直通宁波呢。以前他去宁波割早稻时,走了三天三夜,就是从这条官道走的。接着他用手指向西边,说,前面能看到的那棵桕子树就是天台地界了,苍山“九龙潭”也在那边。还说,官道起码可以让人抬着轿子走,以方便官员出行。十七八岁时,他还参加过修理官道呢,鹅卵石都从很远的溪边挑来。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讲的官道只是个表象,官道真实的意思是由官府出钱修的。和现在的公路一样,是分等级的,像这穿越崇山峻岭的官道,肯定是最差的了。不过,这官道后面隐藏的故事倒蛮赞。 接着父亲给我们讲起“苍山龙”的故事,说这条官道直通天台括苍山。括苍山有九龙潭,住着一条苍山龙。到了春天,苍山龙就化成羊,顺着这条官道出来吃麦苗。有一天,被挑粪的老农看见了,老农就拿着粪勺子追赶,结果把羊尾巴弄脏了。为保圣洁,苍山龙就摔断自己的尾巴,致使龙脉大损。为恢复龙脉,苍山龙进京讨封,见了皇上。皇上问它是何方仙圣,它说来自天台括苍山九龙潭。贾似道是天台人,皇上问他是否有此事。贾承相心想,你这苍山龙进京讨封不先来拜见我?等着瞧,有你好看的!于是便诬说:“皇上,我只听说苍山有九只牛屎潭,哪来的苍山龙?” 皇上勃然大怒,下旨起斩苍山龙。这时,在旁的叶梦鼎急了,挺身到皇上面前力保苍山龙。叶丞相是宁海人,对隔壁天台的情况一清二楚。他便把苍山九龙潭和苍山龙的来龙去脉,以及小时跟村民到九龙潭“取水”的经过一一禀报皇上。并说:“讨封是吉兆。请皇上开恩,免苍山龙一死。” 叶丞相理明据足的奏本,让皇上明白了不少。毕竟在皇上心目中的信任度排序,叶丞相要比贾丞相更为靠前。由此,苍山龙逃过一劫。事后,皇上对贾丞相另有看法,贾丞相与叶丞相也结下了难解之怨。 且说那苍山龙回九龙潭后,倒是恨屋及乌了,“横竖横”来个胳膊肘往外拐:风打天台,雨落宁海。以报复贾丞相对其的陷害。每年夏天,天台那边就刮狂风,响空雷,眼看要下雨了,雨偏往宁海方向飘来。我们山厂正处两地交界,所以,有风,但没有狂风,有雨,但没有暴雨。因此,虽然土地贫瘠,可种的五谷杂粮年年都有好收成。 龙在下暴雨时,要“龙滚潭”。龙滚潭溢出来的水也流向宁海。流久了,流多了,就变成河。这条河叫“天河”,发源于天台括苍山华顶北麓,流入宁海境内,然后出海。是宁海五大溪流中最大的一条。我们山厂处在该河中游西岸。 从山厂出发,向东北方向走三里地,有一个大峡谷,峡谷山势陡峭,令人生畏。现称浙东大峡谷。小时母亲常带我们去那里摘黄梔。母亲触景生情,就给我们讲故事,说这地方叫仙人桥。其实,仙人桥根本就没有桥。隔壁天台过来的人,先从山顶到谷底,过了河,再从谷底到山顶,然后再往宁海方向。谷底两岸全是大石头,大的比房子大,小的如水牛,如大象。母亲说,有一天晚上,仙人路过这里,念百姓出行艰辛,就搬来石头造桥。造呀,造呀,只差一块石头了,忽然听到鸡叫,仙人以为天要亮了,拔腿就走。结果“轰隆”一声,石头全掉到谷底去了。 这虽是六十多年前听父母讲的故事,可现在想想还有些蹊跷,这些老旧的故事怎被现代人修辑成旅游的新故事了呢!如今,那条官道不再叫官道,而叫徐霞客古道。宁海人的眼睛准得像鹰眼,竟把这陈旧的《徐霞客游记》当潜力股买进来。多少年来,坚持搞“5·19”开游节,最终惊动了全国,终于把每年的五月十九日定为国家旅游日。天上掉下了馅饼,宁海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同时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至于那仙人桥,如今,幻想已变成现实,仙人桥修了水坝,可谓一坝变通途。说是桥,它是坝,牢牢锁定那龙滚潭溢出来的咆啸长龙,让高峡变为碧波荡漾的平湖,日发电量收入二十万元。然后,又通过一条地下管道,将这清澈的山涧水源源不断送往宁波,流进千家万户的锅里杯里。说是坝,它又是桥,兼具了桥的功能,让峡谷变成人来车往的通途。 “官道”变“徐霞客古道”,“龙滚潭”变“碧波荡漾的平湖”,“仙人桥”变“坝桥”。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只能用诧异两字形容。苍山龙与叶丞相,仙人与凡人,他们又究竟是谁感动了谁呢?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