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沧桑一路寻
——宁海城市道路历史拾遗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3月09日 09:13:52

    路名中的县城变迁史

  繁华所在

  不少60后的市民对中大街记忆深刻,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县城中心,中大街就是一城的繁华所在。据史料记载,中大街早在宋代就是全县最早的商业中心,中大街之名的由来就与此相关。

  北蔡家巷

  遥想当年路两侧商号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各路乡民在此买卖货品,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景象就是当年县城的一大胜景。而后来的东大街、北大街、西大街也都因中大街的方位而定名,百年来没变。

  中大街上原有纪念方孝孺的“正学故里坊”和“义井”,但都在文革期间被毁。中大街历史悠久,中大街42弄别名钱家墙弄,内有元戎第,为宁海历来军界中的最高官阶——清代嘉庆广东提督钱梦虎的宅第,因是武将宅,故称“元戎”。钱家墙弄亦以钱姓居住而得名。中大街6弄,别名桶巷,因曾经弄口卖木器桶钵而得名。

  而中大街东面交叉的另一条商业街桃源路,也曾是历代县城的集市。桃源路得名还要起源于桃源河、桃源桥。一种传说河流上桃花夹岸开放,风景如画,故得桃源河名。桃源桥因地处中大街东首,也是古代县城的闹市区,桥上有卖小吃的,有走江湖耍技艺的,有农村来城做“散工”的,繁盛一时。旧时有民谣“正月锣鼓闹元宵,力洋古渡产苔条,菜头萝卜水车出,大小航船桃源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桃源河改路,桃源路也由此出现。如今桃花流水早已不在,桃源南路和中大街的热闹也早已不复。

  胜迹故地

  悠悠岁月中,古城之中也有不少古迹,因城东就曾有两处因名胜得名的司马第巷和八角楼巷。

  老县城人才辈出,司马第巷是因司马第古宅而得名。司马第古宅系清乾隆江苏松江青浦知州黄映庚住宅。明清时称知府副职为司马,故将宅第称司马第。原址在道义坊西侧一带。八角楼巷,因巷内一座八角楼得名。八角楼叫常春楼,为明朝洪武八年(1375),当地住户华九叙建造。据传该楼为六面五层,盘梯可登,为当时县城最高建筑物。在民国初年坍毁,遗址在今城东幼儿园一带。

  如今两处风景已经不见,两条巷子也在旧城改造中消失。名胜难免因历史洪流而消逝,但仍有一些道路却保留了下来。

  龙灯墙巷是城南原宁海宾馆东侧的小巷子,南至环南中路,北至中大街。比起豪宅胜景,龙灯墙巷古时串联了城内重要学术活动场所——文、武两庙的道路。原宁海宾馆馆址古时是宁海古代儒学学宫,建于宋绍兴六年(1136),俗称孔庙。又因它和地处县前街的关岳庙(即现在的县中心幼儿园),又称武庙相对称,又称文庙。该巷原称为文宣巷,时过境迁胜迹无存,后因该巷有围墙弯曲如龙,又勉励学子登仕成龙之意,就有了现在的名字。

  诸如此类的道路还有不少,时代斗转星移,一些道路或从喧嚣变得平静,或从风雅变得平常,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被人们所遗忘。但好在还有这些路名,把历史留下,把记忆留下。

  参考文献:

  宁海城关镇编纂办公室《宁海城关镇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宁海县地名学会宁海地名资料选编《故园风情》(一)、(二)

  宁海县地名委员会《宁海县城区地名总体规划(2008—2020)》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沧桑一路寻
·我县打造“医养融合”服务新模式
·妈咪小镇让妈咪温暖过节
·快乐三八 激情烧烤
·开学啦!铁警叔叔有话说
·我是来还15年前的欠款的
·这一周阳光将会华丽丽登场
·妇女节和女生节,总有一款适合你
·居民自发庆元宵 缘聚邻里一家亲
·一只马桶盖究竟让我们痛在哪里
  图片推荐:
“龙游”十八夜
下金乱弹剧团重登舞台
送光明到山村
快乐三八 激情烧烤
妈咪小镇让妈咪温暖过节
民俗闹元宵唱响“三十六条”新曲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