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失案频发 |
家人关爱是预防根本 建议随带名片、戴定位器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11月19日 08:45:55 |
近日,记者身边遇到许多老人走失的事件。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年纪大、意识模糊的老人走失的事件时有发生,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那么,老人为何频频走失?他们走失后,又遭遇怎样的情况?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晚上八点老人孤身在水库边 11月12日晚八点,天色已晚,下着小雨,天气有些阴冷。县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应六能正从西店驱车往家里赶,途经杨梅岭水库路段的时候,看到一个八旬老人正趴在水库边的栏杆上。附近没有村庄,怎么会有老人在这里出现?职业本能让应六能对老人开始注意。 当他停下车的时候,发现老人的确有点异常。天气寒冷,老人只穿着薄衣和拖鞋,他只说自己家住城关南门,正准备回家。有多年救助经验的应六能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走失老人,于是立即打电话给梅林派出所请求协助,将老人送回家。 到派出所时,老人已完全记不清自己家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而细心的民警则在老人口袋里面发现有一本存折,上面的名字是老人的妻子。通过这个线索,民警们顺利找到了老人家人。 而此时老人的家人正驱车在城区寻找老人的下落,并且请求相关民警调取老人家附近的监控录像进行查找。而他们接到民警通知的时候,已相距老人走失整整15个小时。 据家人讲老人今年86岁,从早上六点出门锻炼后,就没有回家。他身上没有足够的现金,可能整整一天在外,水米未进。 从南门到梅林,想起老人走失的路线,其孙子胡亮(化名)心惊胆战:“穿越了整个城区,又在冰冷的雨里走了那么远,如没有遇到热心人不晓得最终会是什么后果。” 老人独自外出容易走失 “老人可能是想坐车回家,却坐错车,导致离家越来越远,最终迷路。”应六能表示,老人走失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 其实,这并不是该老人第一次走失。“几个月前,爷爷也走丢过!”胡亮表示,老人就曾有在桥头胡、梅林路上走被熟人带回来的经历。 据了解,有些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大部分时候行为意识都比较正常,而且神态也和正常人差不多,很难被路人认定是需要帮助的走失老人。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大,有很多出现迷路的情况。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小区内都有老人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走失事件。在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看到转发寻找走失老人的信息。县内的不少派出所,也都接到过类似老人走失的报案。 不久前,县救助站站长仇斌华就遇到一走失的患有痴呆病的妇女。所幸,仇斌华认识该女子的丈夫,经过联系成功把走失女子送回家中。 “每月救助站都会救助5—6位走失老人,帮他们送回家。”仇斌华表示,救助走失老人是日常救助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有一些走失老人会被送往救助站,而一些反复性走失的老人,其家人在老人走失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去救助站询问。 如何避免老人走失? 从这些走失的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老人大多患有精神病或者老年痴呆症,而有些则是因为年龄过大,记忆力衰退,当一些记忆中的参照物,如道路、路标、商店名称等发生变化后,独自外出就很可能迷路。 同时,这些古稀老人的子女一般也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较为忙碌,很难对他们时时照看。“一般一周回家看一次父母,也都在周末,平常工作这么忙,实在是照顾不过来。”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一整天在家守着患病的老人,这不现实。 老人迷路在所难免,如何尽量避免老人走失,走失后又如何应对?仇斌华提醒广大市民,首先平日应多陪伴老人,多与其沟通,给老人以家庭的关怀,尽量不要让老人独自出门。若发现老人走失,应当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对意识不清的老人,家属可在其手上、脖子或者拐杖上等位置注明姓名、家庭地址及家人联系方式,或者是在老人衣袋内放置身份纸条,也可将标有身份信息的布片缝在老人外套上,以便救助人员或者好心人及时联系其家属。还可以给老人佩戴定位手表,或者在网上购买定位追踪器。追踪器与手机连接进行定位,可以准确地获取老人的位置,从而避免老人走失。如在路上遇到有类似情况的老人,也希望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老人及时回家。 (记者曹维燕)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