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手艺人》之一 |
储建江:初心不改传薪火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10月24日 09:29:45 |
记者颜燕燕 壁画彩绘创作作品 在宁海,有一批默默无闻的手工艺人,他们坚守在工艺美术创作的最前线,勾描画削,修压磨贴……不断地将精美艺术作品呈现在民众的眼前。“痛并快乐着”是目前手工技术传承市场的真实写照。对艺术传承的追求和市场规律是所有手工艺人不得不接受的一个“考验”。在这场“考验”中,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许多手工艺术品陆续被人们遗忘,有些幸存的,也只是走进了博物馆,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其相承载的手工技术也陆续失传,令人扼腕。《青春手艺人》栏目,记载的,便是这样一批年轻的手艺人。 今天记者采访的我县手工艺人储建江,正是在市场需求的大潮中,在生计问题和艺术传承追求之路上不停地平衡,通过不断积累和转换手工艺术的方向,实现艺术传承工作的手工艺人。他的“既专又博”杂糅式手工技艺学习和传承故事,是当前我县手工艺术传承之路“市场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市场环境练就工笔画技巧 十几年前,宁海玻璃画市场曾迎来一个黄金时代。玻璃画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以生产玻璃画为主业的宁海西店工艺美术厂一时“声名大噪”。1974年出生的储建江,高中毕业后,凭借自己美术天赋,慕名前去宁海西店工艺美术厂拜师学艺。 储建江正在给佛像彩绘上色 “当时,高中毕业后在家,有一次村里喇叭广播,工艺美术厂招工。看好当时可谓手工艺人‘人才济济’的美术厂。去之后拜在厂长戴新国门下,开始了为期5年的玻璃画创作工艺学习。”储建江告诉记者,虽说玻璃画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据戴新国说是清末民初开始兴盛起来,但是它的创作技巧与西洋画(油画)恰恰相反。玻璃画,顾名思义是画在玻璃上,需要手工工人反着画在玻璃上。虽只有勾线和上色两个步骤,但为了练好技术,储建江着实花费了不少功夫。 仅仅是勾线的功底,储建江就足足练了3个月。比如放置在梳妆盒上一寸大小的玻璃画,仅勾线一个工序就要耗费一天。不包括中间反复修改勾勒用去的时间。线条有些细如发丝,有些弯曲有点规律可循,有些则需要心无杂念,用毛笔静静勾勒,这样才能绘出神采,创作出原有的“味道”。为了赶工期,学徒们一般白天做工,晚上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饭。而一开始师父只是布置练习任务,需要学徒自己摸索总结。待技术熟练后,师父才会教授学徒一些提升技巧和手法。 得到师父几个月多次测试检验通过后,他们才开始学习上色的技术。玻璃画的上色也相当讲究。“上色如何,可以说直接关系到玻璃画的美感,油画颜料、明暗交替、层次更迭讲究了再讲究。上色的学习阶段,简直就是不停地自虐和享受折磨的过程,不停地学习总结。”储建江苦笑道,“艺术不仅仅讲究熟练的技巧和方法,还讲究个人的修炼和感觉,天赋当然很重要,可是后期不停的学习训练也是提升手工技术的一个重要方法。艺无止境嘛!”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锻炼,储建江的玻璃画制作逐渐成熟了,此时的他在西店工艺美术厂也逐渐被认可。但是他丝毫没有松懈和自满,反而一得空就同厂里的老师傅和大师傅们讨论更为精细和合理的构图技巧。他的工笔画和上色技巧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这也为后来彩绘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