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10月15日 10:01:44 |
金烈侯 以石制成的器具曾是生话中的重要工具,并且拥有石的工具曾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富,有的石具还是用来经营的,比如碾米的石碾。这种石碾在宁海并不多见。我依稀记得在我孩提的时候,马婆园和谢堡桥各有一个。这石碾是用来碾米的。它是一个直径好几米的石制大圆盘,用木制的连杆一端连接在圆盘的中心,另一端连接置于地面中心的木架子上。圆盘的底部边沿压在一个石制的圆周凹槽上。运作的时候,圆周凹槽内撒上谷子,由黄牛来拉动。石制的圆盘一圈一圈地滚动着,压着的谷粒就渐渐剥落被碾出了大米。我们宁海这圆盘是靠老黄牛拉着转动,北方是驴子拉的,驴子的两眼还被蒙住。后来有了碾米厂,这种老黄牛拉的碾米设备才被淘汰。 多数人家碾米是用自家拥有的石制器具,这种器具叫捣臼,是一个非常笨重的石疙瘩。四周似成圆柱体状,中间经过深度的雕凿,成碗形。将谷子倒入臼内,用一个也是用石制形如榔头的锤子不断地捶打,谷粒就渐渐脱壳成谷壳米粒混合状,再经过竹制的米筛筛选,漏下的是大米,米筛上留的是谷壳叫米糠。书上把这个劳作称为舂米。捣臼这个石具家乡人应用得非常普遍,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做年糕,也用了这捣臼。先把烧熟的米粉倒入石臼里,再用石锤子一锤一锤地捶打米粉团子,然后端出来放到桌面用面杖压滚再切块,成了宁海人叫的糢糍。而年糕是用了模子压制而成的。这石制的捣臼有大有小,小的如中药店用来捣碎中药材的,就放在桌子上操作,小捣臼制作得精致灵巧,就像是个石雕的艺术品。 要让米粒麦粒成为粉,就用了石制的磨。石磨的使用在城乡非常普遍。它的主体是两个扁平圆柱体的石盘,下面的石盘固定在木架子上,中心处有一个突出的轴头,上面的石盘底面中心雕刻出圆形的凹槽,两石盘重叠时,上凹槽正好与下轴头契合,上石盘的一侧固定着一个木柄,木柄的端部有一个小孔,丁字形的连杆通过这个小孔连接着磨盘。运作时,一人或两人用丁字杆推动磨盘,让上面的磨盘转动起来,而米粒或粒麦不断地从上磨盘的孔中注入两磨盘之间,磨盘不停地转动就把米麦的颗粒碾压磨成粉。推磨的动作又似舞蹈,有一出叫《双推磨》的豫剧曾有表演。这个劳动我估计上了七十的农妇一定都有过体验。石磨也有大小之分,形状之别。七八十年前屠岙胡附近有一个石磨,那磨盘的直径在一米以上,它是以水力推动的,这已是一个经营的作坊了。小的如用来磨芝麻酱的,做得小巧玲珑,放在桌子上操作如玩物。专门用来做豆腐的石磨叫水磨,磨盘的周围有石的围栏。 石随处都有,溪边的石由于长年水流的冲刷都成光滑圆溜溜的,大小不一。而山体上的岩石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蚀,形成各种形状的石块,也有许多因自然力的冲击,形成无规则的奇形怪状的碎石。更有着专门用来采石的石矿,专业的师傅有高超的采石技术,从天堑的高处采下一块块石板。而经过采石的石矿后来成为石窟,石窟别有洞天,奇形怪状,有如神工鬼斧雕凿而成,这在宁海伍山,绍兴东湖可以一目了然。石,质地坚硬,经得起风吹雨打,这一切自然的石和人工采集的石自古以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石铺路、造桥、筑屋、构物的历史一直沿袭到二十世纪。路以石铺,很是美妙。铺路的石多数形如禽卵,文人用笔喜称鹅卵石路,我们宁海人口语上叫“石子街路”或“石子路”。路虽由一个个乱石点缀,但缀成紧密相偎的一片,就仿佛成为特别的艺术画,不是有书法学家称郑板桥写的书法为“乱石铺街体”吗?而用石造桥可以说是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石桥,有的造得气势如虹,如著名的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的桥墩、桥栏、桥面等所有各个组成部分,皆为石,包括东端两个大狮子和西端的两个大象,而两边桥栏上的狮子都是用石雕凿而成。八百多年来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曾有人数过,但未能计入母狮子怀抱着的数不清的小狮子。宁海桃源桥是一座大型的石拱桥。而所谓“小桥,流水,人家”,建于公园和院落中的拱形桥在各地数不胜数,这石的拱桥构造得典雅别致,让外国人看了叹为观止。据建筑学家考证,中国人造的拱形桥都很符合建筑学原理。谁说中国无原创,我看石的建筑就是中国的原创。而说起房屋呢,那也离不开石,时代越古,房屋中石的占有比例就越高。石的车门,石的门槛,石的地面,石的水池,石的窗棂是晚清民国时代房屋典型特征。再追溯前朝,房屋中用石梁、石柱的也很常见。而远古时代,房屋就完全是石的建筑物。在偏远的山村,不得已就地取材,也只能以石为主建造原始的房屋。宁海的许家山村保留着这样的建筑风貌,那真是一个石的天地,而今天看着这石头建筑的房子,显得那样的古朴,那样的洁净,那样的幽静,有似远离喧嚣的红尘,遂成为一个可供人们观赏的一景。 说到景观之美必定离不开石。山丘上若有奇石嶙峋,怪石密布,必是游旅好去处,云南因为有个石林,让她成为世界旅游胜地。我去了承德,对附近山上称为一线天的石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雁荡山的美丽几乎全靠岩石,因为岩石纷呈,千姿百态,总有着让人遐想联翩,妙趣横生乃至心旷神怡。而江河之中如有石参差,则觉得水分外清流。故有“山无石不美,水无石不秀”的谚语流传下来。名胜之地,多有石碑,皇上御笔,文人墨宝都刻在石碑上,这又让石大放异彩。以至有“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的佳句。 我说的都是平凡的石,自然的石,老去了的石以及消逝的石。那精致的翡翠玉钻之石,以及时下红红火火的石材市场中昂贵的大理石,就暂不在话下了。 |
录入:王婧茹 责任编辑:王婧茹 稿源: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