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至爱亲情
     高级检索
 
食物和人生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10月29日 14:13:28

  徐丽

  我的青年、少年时期大多在绍兴度过。

  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大概就是霉干菜了,浇点油,放点白糖,多蒸几次后,热乎乎的霉干菜油润、微甜,下饭刚刚好。早餐是泡饭,下饭菜是苋菜梗,老屋院子里好多大大小小的缸、坛子,里头放的都是咸芥菜、咸鸭蛋、苋菜梗等下饭咸物。

  我家隔壁的小胖,吃的和我们不同,早餐是一块热豆腐,那时,豆腐担子都担进村,卖些香干、油豆腐之类的豆制品,每天大概同个时候到固定点歇脚、吆喝。师傅黑瘦,一上午要走周边好几个村,小胖就端着个碗等在那里,看着师傅揭开豆腐上盖着的纱布,依着豆腐上的纹理,方方正正切一块到他碗里。

  小学时,胃口渐渐好起来,看着金黄的油条就眼馋,最想吃的,是油条夹白馒头,那时油条一角钱一根,可家里也很少买,有时买来,还是放汤的。小学毕业考前,数学老师说,吃些鱼,聪明。我很认真地把老师的话传达给了母亲。那时,我们吃的较多的是鲫鱼、鲢鱼、胖头鱼,毕业考那天,母亲给我做了一条红烧鲫鱼,我带着午饭盒到隔壁村的小学参加考试,如今,只记得,鲫鱼刺多,我吃得并不快乐,那条鱼也没有让我变聪明,毕业考考得并不怎么样。

  初中,每天带饭盒上学。饭盒大概父母用过,坑坑洼洼,并不齐整,我在饭盒正面用红漆涂了个记号,好认。每天早上,淘米,再打个鸭蛋进去,盖上饭盒,装进布兜里,带到学校。一早的食堂好热闹,水槽前尽是给饭盒加水或者淘米的同学,叽叽喳喳。加好水,放到大蒸锅里,一眼望去,层层叠叠,好多饭盒子。初中时,我吃了好长一阵子蛋蒸饭,原因是,我大舅舅在鱼塘附近养了些鸭,鸭子吃的是自己家的谷物,舅舅认为这样的鸭蛋纯天然、营养好,总是送来不少。等到中午下课铃响,食堂灶前,又是一阵挤,然后,把饭盒带到课桌上,认认真真吃完了。因为大家的饭盒大都是银灰色的,大小也差不多,偶尔会有找不到自己饭盒的时候,于是,大家就一起拼着吃。

  高中住校了。高一时,学校还在老城区,母亲或者父亲每周三骑着自行车来送一次家里现炒的菜,比如咸菜炒茭白、霉干菜焖肉等,给我加些营养。中午下课后,总会看见,父亲或者母亲端着个小锅站在宿舍楼梯口,这一场景,如今,依然清晰。高二开始,学校搬到上虞开发区,离家远,父母也不再送菜了。那时,好朋友的母亲,每周还是送来菜、水果,朋友邀我跟着一起吃,一直到高中毕业。还记得,当时,考前流行吃红桃K,一盒大概10来支,朋友母亲把盒子都拆了,一大袋的红桃K拎来宿舍,印象极为深刻。

  寒假回家,往往见着,屋外头煤饼炉子上坐口大锅,蒸着霉干菜扣肉,母亲在屋内做酱肉,一天天过去,阳台上,窗口上,挨挨挤挤地挂满酱鸭、酱肉,酱肉油亮亮的,屋子里也有淡淡的酱油香。母亲还做鲞烧肉冻,咸鱼块和肉块一起烧,再结成冻,这冻特别下饭。

  大学时,印象最深的是自修教室外的山东杂粮煎饼。晚上九点前后,卖杂粮煎饼的师傅来了,煤球煎饼鏊子暖烘烘地立在跟前,看着师傅舀面糊,手法娴熟地推开,加鸡蛋,抹酱,撒葱花,搁薄脆,一气呵成,拿在手里还有些烫手的煎饼香气扑鼻。工作后,有时会去单位周边的小吃店,去的较多的是绍兴市区水沟营的一家东北菜馆,拍黄瓜、拔丝番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是我常点的。

  后来,在宁海安家。宁海人家中午大多吃面,我从小吃惯了一日三餐的米饭,刚开始,吃面总不习惯,感觉面食不抗饿,无论吃多少,总觉得没有吃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适应。

  宁海人特别重视传统节日。一年里,似乎都在依着时令、节日不停地吃,且每个乡镇的吃食传统还稍有不同。以桑洲为例,举例一二。

  正月初一,清早吃红米饭。红米,为宁海桑洲山区特有的米,颜色微红,又称胭脂米。米粒口感有些粗糙,佐以新烧的咸菜豆腐,特别下饭,家中外甥读初中了,清早能吃两三碗。晚上,小朋友饿了,煮一碗核桃蛋汤。核桃蛋汤做法简单,但营养好,我在月子里日日吃这汤。小锅水烧开,撒入敲碎的大核桃粒、芝麻、红糖,适当拌匀,倒入打散蛋液,几分钟后,老少皆宜的蛋汤就可下锅开吃了。

  年节里,粽子是少不了。粽子的种类真多,有白米粽、蜜枣粽、红枣粽、红豆粽、番薯干粽、肉粽。中午大多吃汤包,一张面皮,馅以虾皮、花生、肉丁等,裹好,蒸熟。

  元宵节,吃米筒、糅。按传统,正月十五日是元宵佳节。宁海是正月十四过元宵,当日清早,家家折香樟树枝插门上,以“避邪”,晚上则燃香樟树枝,屋后、巷子清香四起。当天的吃食有米筒、糅。我喜欢吃糅,糅口味有甜有咸,其中甜糅的料很足,将红枣、苹果、梨去核切成粒,放入花生、葡萄干一起煮,最后放番薯粉,甜馏出锅,粘稠柔滑;咸糅大多会放些当地海鲜,比如牡蛎肉,这时节牡蛎肉正是最肥嫩的时候,料足味鲜,味觉丰盈,感觉口中变幻出阳光与海的光辉。

  清明,青麻糍最应景。清明前几周,大人、小孩挎着篮子、拎着袋子,去周边田地“逮青”。午后时分,全家老少齐上阵,开始“挑青”,摘取嫩茎叶放在圆竹匾上,阳光的影子在院子里缓缓移动,“青”蓬蓬松松堆满了竹匾。天好的日子,邻居几家一起帮忙捣麻糍。

  四月初八的乌饭麻糍,为我所喜。村里老人说,这天,是牛的生日,为感谢牛一年来的辛苦劳作,特制乌饭麻糍给牛补补身子,吃了也可防蚊虫叮咬。这个时节,青已经老了,智慧的农人便上山采来“乌饭叶”,煮烂取汁,汁水黑紫,和糯米一起蒸,糯米也成乌黑。乌饭麻糍一般是微甜的,有人家在里面加了葡萄干、核桃,丰富滋味,又有嚼劲。此种麻糍,一直为我所喜,中午,没时间做饭,就匆匆煎两块,果腹。

  立夏,照例要煮一锅茶叶蛋。

  夏至的青汤包,干净清爽。这时的“青”,便是之前清明所藏,冰冻着。晚上,孩子爷爷边看电视,边切着“青”,“青”掺在面粉中和至面团,馅料以花生、咸菜、瘦肉、虾皮等为主,包成元宝状,蒸熟,青汤包一个个青绿青绿的,粘着竹蒸架,温暖饱满。

  冬至,是少不了冬至圆的。中午吃肉炒糯米圆,咸的。将糯米搓成硬币大小的圆子,炒成金黄后,加番薯面、肉丝、青菜、冬笋等一起炒。晚上吃甜圆,圆子煮开后,捞出,在红豆粉中,滚下,沾满豆沙,就开吃。红豆粉做法繁复,红豆泡水,煮熟,捻碎,再用筛子将红豆皮筛去。

  腊月,又要开始捣麻糍、做垂面,准备新一年的吃食了。

录入:葛艺  责任编辑:葛艺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核酸检测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十运会钓鱼比赛胡陈港开竿
·红妆文化点睛文明城市创建
·防诈骗宣传在行动
·“双减”之后:七彩社团“嗨”翻校园
·县科技局精准培训确保惠企政策落...
·收获一条五彩缤纷的金龙南路
·县急救站半月接到43起求助电话
·格兰家居:低碳循环助推绿色制造
·2021年中国·宁波生命健康创业创新...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