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每一步” |
——记象棋特色学校梅林中心小学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08-23 09:54 |
并不平坦的特色文化路 在象棋文化特色建设这条路上,今天梅林小学已经尝到了甜头。但是,回首这些年来走过的路,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辛。“真的很不容易!”潘亚聪说起这个话题时感慨不已。 当她2007年调到梅林小学担任校长,一开始提出想要普及象棋教育时,大多数老师并不理解,甚至反对。老师们的反对自然也有道理——连教书都忙不过来,还有精力搞这些“花头”?别说是老师,很多家长也提出质疑:书不好好读,学什么象棋,这不是不务正业、引人误入歧途吗? 来自老师、家长的不理解和反对无疑让潘亚聪感到了巨大压力,但她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她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明确。一个学校要有好的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为什么要走象棋这条路?这也不是她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梅林小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县里的名手吴和国老师在学校义务辅导学生学象棋,还带出了一批不错的苗子。尽管也曾经因故中断过几年,但她觉得学校有这样的传统和资源浪费了太可惜,而且象棋这一国粹如果能够普及开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肯定会对锻炼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性情,乃至形成良好的校风都将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坚持就是六年,很不容易的六年。最难的自然是老师和家长观念的转变。这不,在一次组织家长召开的发动会上,不仅半数家长没来,甚至有一位家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校长的发言,说学校是没事找事瞎耽误工夫,还没等校长话讲完他就拍屁股走人了。此外,因为没有模式可以照搬和借鉴,这条路怎么走还必须自己摸索。为了让象棋课开展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学校组织教师自己编写象棋校本教程。教程还根据学生程度有高低之分,内容上从象棋的起源到入门、战略战术,到棋理人生,逐一梳理、编撰,单这一项工作就不知花费了老师们多少精力和心血。 校办主任徐笛是这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这几年做了大量工作,但他当时却是反对最坚决的一个。在象棋教育方面,他也没少和校长争执,但他说,现在看到学校取得的成绩,看到学生们真正认识象棋,爱上象棋,并受益于象棋,又不得不感谢一路来的争执,正因为这样,让自己变得愿意做,并要求自己努力做好。 “虽然说一开始遇到了抵触,毕竟象棋课的开设给大家额外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老师们真的都是高风亮节,没有要求,完全是义务的付出。”今天,当校长潘亚聪回想起这几年学校走来的历程,她对老师们充满了感激。 经过努力,现在的梅林小学不仅老师、学生们都爱上了象棋,很多学生家长也不时前来向老师咨询象棋培训班的情况。在今年举行的象棋文化周中,更是有121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参加了亲子对抗赛。 从抵触到理解,到支持和参与,这是一个转化和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艰辛却幸福。 象棋之花的灿烂绽放 如果把象棋教育和象棋文化建设比作花朵,那么显然,它在梅林小学不仅有了灿烂的绽放,并开始结出累累果实: 现在的梅林小学,每个班级每个星期都开设有象棋课,还配备了专职的象棋老师,有专门的象棋班和象棋室,每年还定期举行棋手等级赛、家庭亲子赛、班级对抗赛等各种象棋比赛和活动。近年来,在组织学生参加的省市县各级象棋比赛中捷报频传,学校象棋队更是多次蝉联县小学生象棋比赛团体冠军;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棋类校本课程实验先进单位,并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承办了全县中小学生象棋赛。 因为象棋,学校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很多学校慕名前来考察学习,并对学校以象棋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赞不绝口。 然而,相比较于这些成绩和获得的赞誉,校长潘亚聪更看重的还是象棋教育带给学生品性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能让孩子们一生受益。”她说。 而且,让她欣慰和自豪的是,学校这几年的教育质量并没有当初大家质疑的那样因为搞象棋而下滑,而是不降反升,在全县组织的每次质量检测中都名列前茅。 在象棋的带动下,梅林小学近两年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开花,科技营地、生态园、悦读吧等一一建立,更让在这里求学的孩子们像是畅游在一个芳香馥郁的文化园地里,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学校获得的荣誉也纷至沓来:市德育先进集体、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这些荣誉见证着学校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走好每一步”作为校训,不仅深深影响着孩子们,并成为了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渐渐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这一源于象棋的思想精髓已经在这片土壤里深深扎根。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