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拆迁建设有序推进 |
先建安置房后启动拆迁,657户签约村民第一时间得到安置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02-18 08:23 |
宁海新闻网讯(特约记者周武军通讯员胡敏娇)过完年,居民王林常开始准备装修他的新家了。等待了12年后,他所在的桃源街道竹口三村改造工程终于全面启动,一家五口摇号分到了两间落地排屋和一间高层套房。经过一年拆迁,这项我县规模最大、牵涉居民最多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已经拆迁过半,签约的657户村民全部得到安置。 竹口三村改造工程一次性涉及1100户3000余村民,又位于未来的我县新城区中心区域,因此倍受关注。2002年,桃源街道提出竹口三村改造计划,到2009年,首批两栋高层安置房竣工。根据规划,整个项目采取“原拆原建”模式,概算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其中安置小区的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目前,安置房已经建成1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余亿元,而拆迁安置工作直到去年才正式启动。 “房等人”而非“人等房”,是竹口三村启动拆迁安置的最大特点。我县采取先建安置房后拆迁的策略,村民在同意拆迁后第一时间就能拿到安置房产权。“一户五口之家通常能安置两间套房,两间落地排屋。”竹口三村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村民可以选择住进建成的现房,也可以把安置房全部或部分地结算成货币,还可以预定将来建成的某套安置房。 “家里原先3间落地房,开价100万都没人要,”王林常告诉记者,“拆迁后我算了算,总资产达到400万元。”他选择的拆迁方案是,两间落地房加400平方米的套房,其中210平方米套房以每平方米5200元的价格货币结算,这样既保证了家人居住,又获得了现金收入,最为实惠。工作人员根据每户村民的意愿来定制安置方式,最大化了村民的利益。 竹口三村改造多年“启而不动”,让许多村民对拆迁抱有怀疑态度。为此,竹口三村改造指挥部连续召开十余次三村干部联席会议,在村民和村干部中形成了共同的政策底线,打消了村民的不信任。在拆迁实施过程中,指挥部没有采取“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的“劝拆”普遍做法,而是实行村民自愿报名拆迁。退后一步反而收到奇效,去年初第一次报名,就有877户村民报名拆迁。 从拆迁申请、房屋评估、土地确权、安置方案制定等前期工作,到最后的摇号、交房,整个拆迁工作全程公开透明,466户(套)安置房光电脑摇号就分两次摇了4天,117个地下车库的分配也专门举行了一次电脑摇号。竹口三村改造指挥部的办公大厅内还设有触摸屏,村民随时可以自助查询相关政策和信息。 为了把竹口三村1100户村民的“头等大事”尽快办妥,从2013年3月份起,42名拆迁工作人员取消双休日,下村走访,与村民、村干部协商制定拆迁安置方案。在正式签约和安置房分配阶段,工作人员更是经常加班到深夜。加班多出来的59天工作时间,换回了首批657户签约村民的满意。 新年里,竹口三村即将组织第二批动迁,完成剩下400余户村民的拆迁安置。同时,我县还将启动竹口三村公建项目和企事业单位的拆迁安置工作,并在今年上半年启动安置房第四期建设。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