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徐霞客游线之黄山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05-12 08:21

  作者:刘祖美

  徐霞客曾二游黄山。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31岁的徐霞客首游黄山,正当隆冬,大雪已封山三个月,无人上下。山上石级都为积雪所埋,且阴处之雪已结成坚冰,光滑难以立足。徐霞客却坚持要上山,“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一步一步登上顶峰。

  两年后,徐霞客第二次重游黄山,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游山时多次因雨而止,未能尽兴,也可能是因为黄山千峰千态、百看不厌,更可能因上次“过天都之胁”而未登其峰。天都峰又是黄山绝胜处,俗称“不上天都峰,来黄山一场空”,所以徐霞客这次登山是直奔天都峰而来。他一心要攀登当时还没有开辟路径的第一险峰天都峰。

  徐霞客九月初四达汤口,在“仆夫俱阻险行后”的情况下,他却一人“独往”。登上文殊院后,寺僧告诉他:“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他却不顾寺僧的劝告,决意当天下午就与游僧澄源一道攀登无路可登的天都峰。他和澄源结伴,沿着被山水冲刷下来的碎石,曲曲弯弯蛇行般地往上爬。一路上攀草拉藤,遇见石块堆聚的地方就踏过去,前面石壁高削便攀援登崖,每到手脚都无处攀踏的地方,他叫澄源先爬上去,再把他拉上去。他也想到上登既是如此艰难,下来时怎么得了?但他全然不顾,历险多次爬到峰顶。下山时,他先伸脚,手在后撑地坐着向下滑行,或者靠澄源用手和肩接他,才渡过一些极险的地方。徐霞客描述登天都的情形是:“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下山果然更为艰难,徐霞客描绘其下天都的狼狈:“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绝险处,澄源并肩手相接”。从上述的描述中,一个勇于攀崖历险,甚至置生命于度外的探险家形象活脱脱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第二天,徐霞客又去攀莲花峰。他描绘站在莲花峰顶所见的景象:“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记者评点:黄山,在安徽省南部,属南岭山脉,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古称“天子都”,因其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认为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山”。后传说黄帝曾在此炼丹成仙,遂又改称“黄山”。

  黄山峰峦叠嶂,奇峰怪石,云雾缭绕,为他处所少见,加之黄山松,构成了集奇、险、深、幽于一体的奇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在徐霞客游黄山的两篇游记中皆有生动描述。

  徐霞客二游黄山,可见对黄山之“钟情”,而正是这两次游历登临,让徐霞客在遍游海内各名山大川后的晚年,对黄山作出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评价,后人据此更引申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绝妙佳句,愈使黄山享誉宇内。

  (记者南腔)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张颖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急救知识进社区
·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
·杜鹃山山美水美 骆师傅环保队更美
·一上车就有人让座 宁海人的素质真好
·“益”起唱响“心”希望
·我县三个新作冲上省第九届音舞节
·欠巨债跑路 想赌博翻身 又把200多...
·挥一挥衣袖 梅雨走了
·蚊子,你“扛”得住吗?
·党员“赤脚”践行群众路线
  图片推荐:
女大学生梦圆家庭农场
联欢晚会进工地温暖外来务工人员
胡陈一养殖塘惊现“仙女虾”
无害处理变废为宝
党员“赤脚”践行群众路线
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