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就在你身边 |
——县法院倾力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06-20 09:20 |
记者水玲玲 通讯员金萍 宁海法院走进“百姓事马上办”与网民互动 司法为民,是一份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受理各类案件6411件,结案6209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96.11件。”这是县法院刚刚交出的答卷。今年1至5月的统计数据中,宁海法院收、结案数均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今年以来,县法院继续深化司法为民宗旨,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百姓的满意为落脚点,在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上力求突破,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法官就在身边,将司法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便民举措: 从坐堂问案到上门办案 “去年法院判决下来,我们五兄妹每个月都要支付母亲赡养费450元,但是我大哥至今未给赡养费,也未曾看望过母亲,怎么办?”日前,中年妇女赵某在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咨询。 在查看相关法律文书了解案件情况后,立案庭法官告诉她,这个案子可以立。 “可是我母亲已经83岁了,一直卧病在床,来不了法院。”赵某面有难色。 “阿姨,法院可以上门立案,由老人家口头申请执行,法官制作笔录,老人家再签字或盖章就可以了。”立案庭法官的一席话,让赵某顿觉轻松。 “太好了,你们上门服务,我们就省心多了。”在留下住址和联系方式后,赵某连声感谢。 次日上午,该院立案庭工作人员携带当事人举证表、便民手册等材料赶到黄坛镇,上门为老人王某办理立案手续。在征得老人同意由与其同住的三个女儿代为办理相关执行手续后,法官在王某病床前,帮其草拟好授权委托书,由王某和其女儿捺印确认。随后,法官将便民手册留给当事人,并特地为其圈出立案庭服务电话,告知她们还可以电话预约。 “要改变以往坐堂问案的办案方式,从法庭里走出去,到田间地头,去倾听老百姓对我们的诉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人民法官就在他们的身边。”在日前召开的县法院第二阶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刚刚到任的代院长洪学军强调,法官办案一定要沉到老百姓中间去,在工作中体现司法的人民性。 事实上,对赡养费、抚养费、机动车事故赔偿、追索劳动报酬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查,快速受理,是该院一直坚持的一项便民举措。同时,对情况特殊、行动不便的起诉人和申请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还有口头立案、电话预约立案以及网上立案等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切实的便利。此外,该院还结合案件特点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调解、案件回访等,努力实现便民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今年3月,该院民一庭法官来到越溪乡胡某家中,上门调解一起离婚纠纷。被告胡某是一桩离婚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原本要出庭应诉的他因脊椎受伤需卧床休养,无法到庭。法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与原告核实,当天下午便前往胡某家中了解其生活状况。此后,法官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联系,双方最终表示愿意达成调解协议。于是,法官再次来到胡某家中,并叫来原告一起,在被告胡某的床边签订了调解协议。事后,民一庭法官道破调解成功规则:“对于当事人来说,‘上门调解’模式更容易拉近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在熟悉的环境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解的成功率自然就高了。” 今年,县法院还针对追索劳动报酬、损害赔偿、赡养费等涉民生执行案件开展了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优先保障工资债权,建立民工工资应急预案机制,启动“速裁”、“速调”双轨制快速解决该类纠纷;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及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与限制高消费令、限制出境等方式结合,用足用好执行措施;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生活困难的申请人,经审查符合救助条件的,依法予以报批,及时将司法救助金发放至当事人手中……为民排忧解难。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