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往事如烟 正文
     高级检索
 
赶集有感
王小飞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12-15 09:53

  早就听说,龙海市场的菜价廉物美,不过,要去那里买菜,你就得起早,就和早些时候的赶集一样,去晚了,集市也就散了。

  对于起早我可不怕,我可是小贩出身。小时候,起早跟着母亲卖绿豆芽,但是,育豆芽是技术活,弄不好,整缸的豆芽都烂掉,或“僵掉”(不会发芽)。后来就改道卖自家的农作物。遇着荒年或者农作物断档的间隙,母亲就会客串起小贩的角色。

  我并不经常去赶集,母亲也反对我们去那地,因为要学习。但是碰着寒暑假,又赶上作物丰收,菜价又“美观”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派上用场了。

  从前一天就开始忙碌。一家人把各种作物紧锣密鼓地收来,到家后,又分门别类地对这些家伙进行“装扮”——青菜捆成扁扁的,呈椭圆形的一捆捆;把红萝卜的根须剔除,让它们显得更加艳丽;葱和大蒜则要择去黄叶。收拾完毕,用井水把它们洗净、淋透。还别说,这拾掇它们不亚于姑娘出嫁。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就早早的出门了,为的是占一个位置比较好的摊位。若是夏天月朗星稀的时候,走在石子马路上,迎着徐风,还不谓是一种享受;若是在冬天,情致会少一点,因为我是怕冷的人。从拾掇农作物那天开始,我的十指就有点不听使唤。凌晨,走在漆黑的夜里,有时候那是刺骨的冷,自己的双手就舍不得抽出裤兜。那时还没有三轮车,父母拉的是手拉车。幸好去往集市的路都是平路,就是快到达集市的时候有一段上坡路。如果手拉车装得和山一样,这时,母亲、哥哥和我就会铆足了劲,一鼓作气把车子推上坡。有时用力过猛,会让把车头的父亲惊慌失措,嚷着让我们慢一点。

  难得的一辆车子驶过,石子马路扬起一阵烟尘,漆黑寒冷的冬夜里,因为有赶集的兴奋心情在滋长,总有欢笑在一路回荡……

  到了集市,天还刚刚露出鱼肚白,菜场依稀能见五指。早先的集市已经从梅林的老街——一条宽约五米左右,长约百余米的街道搬到了花园村附近。卖蔬菜的摊位其实很简单,就是几块砖头架起一块预制板,高度不足膝盖处而已。早到的就自然抢到好的位置,还有足够长的摆放作物的地儿。

  那时,我最羡慕卖肉和卖鱼的摊主,他们可不像我们要如此紧赶慢赶,因为,他们的摊位是标好的,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不像我们的摊位是一天一收费,卖东西还直不起身——见有客人来,就得弯下身去。那些个卖肉和海鲜的,摊位半人高,那做起买卖来,至少不矮人三分呀。

  那时候,还没有外来农作物的“入侵”,大家伙卖的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就像猪肉,卖猪肉的不仅自己要到各村各落去收猪,同时,自己也要养猪。我家邻居就是个猪贩子。赶着我家上半夜忙活,他们家则第二天凌晨开工。在一阵杀猪般绝命叫唤后。倒猪汤、褪毛、开膛、切猪肉……院子里是灯火朦胧。每只猪的最后一声叫唤声成了我们不变的闹钟。

  由于季节关系,农作物的行情也时好时坏。碰着旱季,农作物价格就高,可唯独苦了我们兄弟俩——顶着烈日,端着两个破脸盆给作物浇水。但是,除了天气以外,有时候还有运气成分。

  那年,父亲照例种了红萝卜。照往年,这东西不是什么抢手货,大家也不太去种,最多也就块把一斤。可那年刚好宁海流行“日日会”,一些平时就懒于田间地头的村人一夜之间都穿红戴绿、披金戴银了。人说:有钱了,品位自然也就上去了,当然,吃的也就更讲究了。那些一夜暴富的庄稼汉,见着菜肴也讲究起色香味了。刚好,红萝卜最能突出菜肴的色彩了。记得那年,红萝卜的价格竟然飙升到十元一斤(现在也就四五元一斤)。卖到最后,只留下一些像佛手一样,丑不堪言的剩萝卜,饭店都抢着要。那年,我们可以说是卖得整个菜场的人都眼睛发红呀。值得纪念的是,那一年,母亲也碍于人情入了一届“日日会”。

  大家见着第一年的行情,第二年,齐刷刷地都种了红萝卜。谁料,第二年“倒会”,很多风光的人儿一夜之间都“蒸发”了。自然,红萝卜倒贴饭店也没人要,还有就是母亲被人家卷去八佰元会钱。

  瞅着自家农作物断档的时候,母亲也会客串起“小贩”的角色,我就当起运输员。那个时候贩东西,合着和“抢”没有两样。母亲仗着手快,我仗着速度快。当然,这时就有“意外”发生了。一次,一筐番薯没有过磅就被我扛来摊位,扛来的时候还显得那么理直气壮,没有显得任何不妥的感觉。自感幼时做过很多偷鸡摸狗的勾当,但惟独这一次是做得最没有心理负担,最有“技术”含量的一次。

  已经多年没有去赶早集的经历了。去年听说龙海市场白蟹便宜,有次起了大早去光顾了一回。还诚如人们所说,白蟹还不如早些时候的红萝卜精贵。今年,又有人传:白蟹都不如白菜贵了。我跟同事一说,大家可是群情激昂呀,都说要来个“百蟹宴”。大家都一致推荐我这个“小贩”重操旧业。

  当小贩要起早,在凌晨四点,我就起身了。马路是亮堂的,空气是清新的,不用推手拉车,“高尔夫”一路悠悠地往龙海市场开去……

  总以为自己够早了,可料想不到的是,一路上,尽是从龙海市场回来的电动三轮车,车上的塑料泡沫箱叠得严严实实。赶到市场时,那里是灯火通明,人山人海。没有摊位,大家都是席地而卖——各类的海鲜,时令的蔬菜。与普通菜场不同的是,这里的东西都是以批发价出售。与我一样,一些老年人竟也一早来这里买菜了。他们不是小贩,因为,衣着很整洁。

  批发白蟹的厢式货车一溜儿在水产交易区东侧排着。越过摆得满地的摊位,绕开海水沥出的水坑,一路小跳,脚不湿鞋,我就轻松到了厢式货车口。一群小贩正与老板“较劲”,为的是与老板批发是五元还是四元一斤的问题。我藏匿其中,等待时机。过了许久,老板也没有松口。

  “咦,你在这里干什么?还穿成这样?”我抬头一看,是在梅林卖菜的两个小贩,在梅林时,我时常光顾他们的摊位。

  “买白蟹呀。”我笑答。

  “这里是批发白蟹的,一筐有六十几斤呢!你该到外头散卖的地方去买。”他们一脸诧异。

  “我就是来批发白蟹的。白蟹生意好做呀。”我忽悠他们。

  “你卖白蟹?那我们干什么去……”他们还真信了。

  我笑而不答……

  久争无果,老板咬住五元不放。我想自己也就买点吃吃,瞅准从车上拿下的难得一个半筐,称了就走。

  回来途中,我一直在想那个“你卖白蟹,那我们干什么去”的问题。想想往年昂贵的白蟹,今年白菜价的白蟹,那些小贩“褪毛剥皮”,当中也很难有太多盈利。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与民争利”的感觉?但是,逐利是人之本能,更何况自己也是与他们一样,是付出很多牺牲的。要知道,我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如此起早了。想到此,我心里不由释然。

  赶集要起早,起早才有盈利。万事如此!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不急不躁的冬天仍是晴冷
·省考试院专家为正学师生解读新高...
·新鲜实惠市民乐 农博会上抢货忙
·古稀奶奶巧手装点幸福生活
·健康知识进社区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流着“口水”逛农博
·我县一首环保歌曲在全国获奖
·今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工作全面启动
·海事部门强化辖区停航船监管
  图片推荐:
2014年浙江宁海首届农业博览会举行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古稀奶奶巧手装点幸福生活
健康知识进社区
金海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有序推进
把梦想种在现实的土地上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