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天平 |
——县人民法院2014年工作综述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1月16日 07:49:08 |
亮点三:强力践行司法为民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一切司法活动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但为民不能成为空谈,而要落实到具体的举措和行动上。过去一年,法院到底有哪些贴近民生、服务民生之务实措施呢? ——继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执行是法院审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司法服务于经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最终体现。为此,县法院不断深化执行改革,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健全执行联动网络,建立执行短信告知平台,完善网上“点对点”执行征信和查控机制,构建“三位一体”执行接访工作机制,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化解执行难问题工作机制。全年受理执行案件4366件(不含旧存125件),执结4327件,执结标的额4.44亿元。 ——着力完善便民惠民举措。现如今,不少市民已能熟练操作“12360”诉讼服务热线。一通电话,就能享受到诉讼咨询、投诉举报、联系法官等服务。对于打不起官司的市民来说,诉讼费的减免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去年,该院全面落实对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共缓、减、免诉讼费41.2万元,对68名生活困难的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0万元。此外,各基层法庭自我增压,立足辖区人民法庭的地域、经济、人文等特点,因地制宜打造“一庭一品”特色法庭,并通过巡回审判、午间立案、上门调解等措施,有效提升司法便民服务水平。 ——积极回应群众司法关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共执结1242件涉民生案件,到位标的额1523.07万元。这是县法院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生动实践。除了依法扩大刑事案件被告人制定辩护范围,完善申诉复查和再审工作机制,健全接访工作格局外,还有件值得一说的事,就是不时引发争议的法院安检。对此,县法院一方面完善安保工作,修改安检规定,加大安保人员培训力度,改善接待方式方法,以取得人民群众对法院设置门禁以及采取安检等措施的理解及配合。另一方面,严格安检措施,共查获限制物品319件,其中刀具121件,有效保障庭审秩序和诉讼安全。 亮点四:积极完善工作机制 提高司法管理水平 司法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县法院正在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改革。 ——扎实推进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实践“轻刑快审”机制,有效提高刑事审判工作质效。推进简易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扩大速裁收案范围,规范案件审理流程和裁判方式,力求为当事人提供“门诊式”诉讼服务。2014年,速裁室共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504件,平均审理天数2.93天,调撤率达95.63%,结案标的7327.87万元。作为全省法院庭审记录改革试点单位,着力探索对部分案件庭审过程采取录音录像方式记录,并试行民商事案件简式裁判文书改革,努力提高审判效率。 ——切实加强审判管理。注重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工作,按月发布部门和法官个人主要审判质效评估数据,及时研判,明确措施,推动审判工作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出台《关于院庭长参与案件评查的若干规定》,加强案件质量评查。此外,还出台了《宁海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实施办法》,加大对裁判文书上网的指导、督查力度,共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传裁判文书4514篇。 ——深入推进阳光司法。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以公开促公正,成为县法院新一届党组强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而该院积极打造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的做法,也引得《人民法院报》、《浙江法制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阳光司法信息系统”启用后,对当事人来说,确实省力不少。不仅可通过该系统查询案件进展情况、开庭公告、电子档案等信息外,还能给承办法官留言、预约、提问,在线申请查阅庭审笔录和录像等。开展庭审同步直播126次、扩大司法网拍范围成交225件、举行公众开放日18次……一系列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 亮点五:警钟长鸣正风肃纪 队伍建设见微知著 抓班子,带队伍,是开展业务工作的基础。县法院坚持“抓思想、提能力、树廉风、广监督”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队伍素质”工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公正廉洁的法官队伍,使法官成为社会公正的象征,法律精神的化身,公正行为的标准,社会形象的表率。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该院出台《关于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以长效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始终服从服务于法院审判中心工作。健全谈心谈话长效机制,加强与干警的谈心交心活动,把谈心、慰访、帮扶工作纳入法院长效工作机制。部署开展以“态度决定一切”“赢在执行”“细节决定成败”为内容的“三项工作理念”教育活动,切实使这三项理念内化于心,转化为日常行政工作和审判执行工作中的一种本能和习惯,不断改进司法作风。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部署开展“司法公信提升年”活动,重点抓好审判质效、司法公开、司法作风等10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出台《关于打造学习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建立日常业务学习制度,并以青年法官论坛、疑难复杂案件定期讨论、技能竞赛、下基层锻炼、进村入企业等为载体,加快青年审判业务骨干培养和法官成长成才机制建设。此外,还与西南政法大学建立院校合作关系,促进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协同创新。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部署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月”和“作风建设专题教育月”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干警廉洁司法意识。实行纪检监察干部月接访制度,加强对本院审判执行工作人员工作纪律作风及廉洁司法状况的日常监督。推出“廉政监督卡”回收制度,在立案大厅和五个人民法庭门口分别设立廉政监督卡回收箱,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深化日常巡查和审务督查,开展专项检查15次。推进案件回放工作,共回放案件105件。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该院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市中院司法巡查和县政协民主评议,抓好落实整改。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及法院廉政监督员共同参加审务督察和司法巡查共组。此外,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新增人民陪审员47名;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普通程序案件参审率达99.2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面对已经到来的2015年,县法院广大干警纷纷表示,今年将牢记职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更加注重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审判管理,更加注重队伍建设,为建设“两美”宁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