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如歌 |
——宁海传统民谣拾掇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6月01日 10:39:42 |
三 “乡音教育”的民谣实践 “燕啊燕,飞上天。天门关,飞过山。山头白,飞过麦。麦头摇,飞过桥……”在县实验幼儿园,每天的早操时间,都会响起活泼稚嫩的宁海方言童谣,孩子们一边跟着音乐念童谣,一边做着互动游戏,这是实验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创新的“方言教学”。 近年来,不少老师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听不懂、不会讲方言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孩子们讲着普通话,而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只会宁海方言,祖孙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交流,这使得他们感到对孩子进行方言教育很有必要性。 在未开展“方言教学”前,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一项针对当时园内450名幼儿进行的方言掌握程度的调查。让每个班级的老师采用宁海方言与孩子自然交谈的方式,看看究竟有多少孩子能够熟练用方言进行沟通。统计结果显示,全园450名幼儿中,仅有56名幼儿能流利地用方言与老师交流;能听懂不会说的有98名幼儿,而听到老师用方言提问,觉得好笑又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孩子却占了三分之二。 考虑到生硬的教学并不能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老师们决定从宁海童谣入手,让孩子们在念一念、学一学、做一做、演一演中萌发说方言的兴趣。但摆在她们眼前的难题是,这方面的教材和经验都相当匮乏。 为了收集更多宁海正宗的民间童谣,幼儿园的老师们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走访了当地45位老人,收集整理了62首民间童谣。在搜集的过程中也曾闹过笑话,有些童谣连老师也听不懂。最终,通过录音内容整理,老师们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童谣编辑成方言教学材料,通过选取节奏欢快的配乐,邀请年轻教师念出童谣,然后合成录音、做成视频。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选取不同程度的民谣进行教学,并且在每天早操活动中,孩子们能边唱童谣,边做早操,从而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自然地学会方言。 此外,该幼儿园已连续四年举办“方言节”,在孩子们对方言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等文化元素融入方言之中。 “方言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对于孩子传承当地的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幼儿园园长丁莹莹在采访中表示,该幼儿园对于方言课的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拓展。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