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克苏的500个日日夜夜— |
天山脚下的浙江情 |
流淌不变的真情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7月09日 11:51:19 |
本报记者廖小清翁浩浩东阳日报记者陈勇 在万里之遥的天 山脚下——新疆阿克苏地区,因为一批默默奉献的浙江教师和医生,使浙阿两地人民更加心手相连。日前,我省第八批近200名首期援疆人才,圆满完成一年半的援助任务陆续返浙。5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用行动践行“为国家分忧、为新疆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的誓言,倾情为当地服务,受到新疆干部群众的赞誉。 6月的阿克苏,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大漠连天,碧空如洗,白杨吐翠,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6月19日清晨6时,是浙江援疆人才集中返浙的时间。与杭州有两个多小时时差的阿克苏地区,天空还是黑漆漆的。他们之所以一大早就悄无声息地离开阿克苏,一个重要原因是尽可能地少惊动当地的干部群众。 正在此时,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办公大楼突然停电,大家立即打开应急手电筒,或者用手机灯光照明。“你看,老天也想多留你们一会呢。”一位赶来送行的当地干部打趣说。 大楼前,即将赴机场的援疆人才们缓缓登上大巴车,一声声临别的祝福,一双双湿润的眼睛,一个个深情的拥抱……现场弥漫着离愁别绪。 在阿克苏,他们付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感动。这段难忘的岁月,将成为他们一生珍贵的回忆。正如一位援疆人才所说:“回首一年半的援疆历程,既是一番磨炼,也是一种收获。为新疆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奉献过,我们的内心由衷自豪!” 这里, 流淌不变的真情 “没来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远,难忘坐飞机坐到脚发麻;没来新疆不知道天山有多美,难忘初见雪山时的兴奋尖叫;没来新疆不知气候有多干燥,难忘来疆第二天鼻子就出血;没来新疆不知戈壁的粗犷荒芜,难忘荒漠中挺立的胡杨;没来新疆不知援疆的含义,难忘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的感动。”离疆之际,来自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汤伟华,在日记中写下这段感悟。 一年半前赴疆的那一刻,她仍然历历在目:婆婆为她做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丈夫和儿子陪她赶到机场,一路上儿子不时问道:“妈妈,你啥时回来?”丈夫默默地牵着她的手,满是关心地说:“当心身体,有时间多给家里打电话。” 这些援疆人才,有着和汤伟华同样的经历和感悟。他们怀着对援疆事业的向往,暂别家乡和亲人,来到遥远的阿克苏。 绍兴市妇保院医生张霖已年过五旬,2013年底,当他递交援疆报名表时,同事和朋友无不感到意外:“这么大年纪,干嘛还这么折腾?”张霖动情地说:“我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祖国的西部需要我们,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义不容辞。” 让张霖放心不下的是八旬老父亲。就在他来疆前,老父亲突发急性青光眼和白内障,正在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当他把援疆决定告诉老人时,老人没有一句怨言,还在病床上颤巍巍地写下临别赠言:“送医治病重如山,时刻勿忘任在肩。民族团结万众欢,经受锤炼志更坚。切记家人心思担,平安归来天地参。”援疆期间,张霖用行动践行援疆誓言,以实干回报老父亲的期望。 这里,书写不悔的青春 人才援疆,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由于浙阿两地的文化、理念等差异,如何融入当地,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来自慈溪市横河中学的英语老师沈益飞,在库车县第二中学任教,也是宁波唯一的援疆女老师。她万万没想,第一次满怀激情地走上讲台,却遭遇了一个“下马威”。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质疑:“你们是来游玩的吧?”顿时教室内一片喧哗,连教育经验丰富的沈益飞也一时感到不知所措。 而更让她焦虑的,是这个班的英语成绩一直在年级中垫底,上学期满分150分的期末考试,甚至有24人还不到50分。为尽快提高同学们的成绩,沈益飞投入大量教学精力:每天上课前,认真备课,精挑习题;课堂上,循循善诱,耐心讲解;课后,用心批改作业,时常找学生谈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沈益飞的苦心调教,这个班级不仅摘掉了英语成绩排名末位的帽子,还位列4个理科班之首。那名曾在课堂上“顶撞”沈益飞的男生,还悄悄给她写了一封道歉信。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日益自信的笑脸,沈益飞开心不已。 和沈益飞一样,援疆人才们在阿克苏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着:省立同德医院的妇产科医生金美媛,不管时间有多晚、天气有多恶劣,只要一接到医院电话,就立即赶去诊疗,在节假日也经常放弃休息,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美援疆干部”;来自温州的教师陈力,看到部分学生家庭贫困,主动筹措资金,累计为孩子们捐献总价值达5.3万余元的款物;来自湖州的教师章小华,逢年过节都给孩子们买书、送礼物,成了当地学生的贴心人……他们的真情付出,不仅惠泽当地群众,还在润物无声中促进了民族团结,增进了民族感情。 据统计,进疆以来,这批浙江援疆教师累计完成3.7万课时,援疆医生累计诊疗15.9万人次、完成手术7133例、开展义诊284次,受益群众达14.2万人次。援疆教师和医生还建立新学科27门,领衔(主持、参加)课题113个、获奖201项。 这里,留下不走的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的现状,省援疆指挥部在倾情援疆的同时,注重通过实施人才“传帮带”工程,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在离疆前,嘉兴第一实验小学的援疆教师周艳,接到一个好消息:她结对帮带的3名青年教师,上报5个双语微课题,其中4个获得自治区区级立项。这不仅结束了学校课题研究为零的历史,也带动了其他老师教科研的热情。 “看到青年教师进步这么明显,我真的很高兴。”周艳说,援疆期间,她第一学期侧重学生教学,从第二个学期起,集中精力培养青年教师。特别是针对学校部分老师接触课题和论文少、害怕教科研的现状,她一边与老师交朋友,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一边筹划教科研培训。 如今,青年教师们的教学理念焕然一新,不仅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大赛,还在课堂上探索“学生为主体”、“导学案”、“合作学习”等教育实践。 援疆期间,每个浙江援疆人才都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帮带当地人才605名,其中三成以上为少数民族,帮带对象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职称资格等不同程度地得到提升。 仅在教育、卫生领域,去年以来,阿克苏地区共有300多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新取得职业医师资格,200多名本地医生具备独立开展诊疗手术能力,30多项医疗卫生科研课题获地区级以上立项,近25%的教师帮带对象的职称得到提升。 不仅如此,省和各市援疆指挥部还充分利用后方优势和现有人才资源,建立26个帮带工作室,通过开展教学和手术示范、师徒交流、学术报告等系列活动,创建教育、卫生等新学科20余个,填补医疗技术空白20余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300余项。 “一切困难,此刻被难得一见的雨水涤荡;所有艰苦,瞬间被孩子们的泪水融化。援友们,今天你们播种了一颗友谊的种子,明天定会开出雪莲般的民族团结之花。”离别之际,一位援疆干部写下这样的话。 如今,这批援疆人才虽已返浙,但他们的真情援疆故事,仍在当地流传。
|
责编: 罗孙志 稿源: 浙江日报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