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发展之路
张孝德
十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十年过去了,浙江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初步走出了一条保护环境、培育生态资源、让自然资本增值的绿色发展之路。
浙江“两山”发展之路,破解了生态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
浙江十年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不仅可以变成金山银山,而且破解了在传统工业经济系统内无法解决的诸多难题。
第一,破解了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不能兼得难题,找到了自然资本增值与环境改善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新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一种认识的误区,认为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是对立的关系,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不能兼得。浙江的实践证明,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不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呈现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绿水青山不仅可以变成金山银山,而且依靠“两山”创造的财富,还是可持续的绿色财富。
浙江省破解环境保护与财富增长对立的难题,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走出就环境保护环境的思路,通过环境保护与推进生态经济相结合,破解两者对立的矛盾;二是把环境保护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成为产业升级的倒逼动力机制;三是把环境保护与改变政府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为环境保护与绿色财富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环境;四是环境保护与推进资源产权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让市场机制在绿色财富增长中发挥作用。
第二,破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缺乏经济支撑的大难题,找到了乡村+城市二元共生发展的新城镇化之路。
美丽乡村建设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是缺乏经济支撑。浙江十年坚持“两山”发展之路,为破解这个难题找到了答案。浙江发展实践证明,乡村虽然无法成为发展工业经济载体,但乡村特有的绿水青山和乡土文化禀赋,却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新优势。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充分利用乡村的这个优势,探索出一条以乡村生态产业为基础,以现代物联网为手段,在政府扶持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目前,浙江乡村生态呈现出多样化、生机勃发的新趋势。依托绿水青山资源的乡村旅游表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解决了农产品进城的难题。
第三,破解了欠发达地区依靠工业化无法脱贫的难题,找到了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新脱贫之路。
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缺乏发展工业条件的地区,长期处在欠发达状态。浙江实践“两山”发展的过程中,正是通过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找到了破解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难题。事实上,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青山绿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地缘与资源禀赋上,虽然不具备发展工业经济的优势,却有发展生态经济的新后发优势。
十多年来,浙江省针对全省26个欠发达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发展战略,顺应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在解决欠发达县的发展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26个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水平。浙江也成为全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践行“两山”发展之路的意义
浙江“两山”发展之路,为中国走动力内生、源头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进行了先行先试的有效探索。浙江十年所走“两山”发展之路,正是联合国所呼吁的绿色发展之路。在世界范围内的某些局部和行业,都有发展绿色经济的试验,但像中国浙江以省域为单位进行绿色发展试验,开辟了世界发展绿色经济的先例。从这个意义上,浙江“两山”发展之路取得的初步成效,不仅使习近平提出的“两山”重要思想开花结果,更是中国走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发展之路的重大突破性探索。
浙江“两山”发展之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开拓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思路。目前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更多停留在环境保护上。浙江十年践行“两山”发展之路的实践证明,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但生态文明绝不等于环境保护。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次经济模式转型的革命,是让自然资源转化为自然资本的转型,也是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生态化、绿色化产业的转型。浙江十年的“两山”发展之路,正是这样一条全新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浙江“两山”发展之路,为我国生态经济市场化提供了新探索。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经济发展,是习近平提出“两山”重要思想能否落地的重要制度。浙江十年“两山”发展之路,也是一条逐步走向生态经济市场化的改革之路。
浙江“两山”发展之路,为破解中国特色城乡二元共生、城乡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模式进行新探索。浙江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破解了这个难题,使中国乡村发展看到了希望。
浙江“两山”发展之路,为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的理论创新提供实践支持。浙江“两山”发展创新之路,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和研究样本。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哲学内涵
曹顺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具备丰富而系统的理论内涵,包含的生态哲学意蕴对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和趋势,避免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重蹈“保护”性破坏的覆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两山”重要思想作为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的生态哲学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
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和生态思维方式的确立
“两山”重要思想的提出和论证包含了对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两者互作关系演变的科学认识。一方面,在认识论上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从对立到对立统一,最终指向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另一方面,在方法论上阐明了单向度的、主客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是造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矛盾对立的深层因素。因此,改变思维方式,以考虑环境承载力、考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考虑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一体”“统一”的生态思维取代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成为与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型具有内在关联的思想前提。
事实上,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型的两个基点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则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彼此相互关系以及人的思维和内心世界的改变。“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因此,“三阶段论”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习近平辩证唯物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也意味着“两山”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标志着“两山”重要思想的正式形成。
“两山”重要思想“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取向
问题与办法、困境与出路等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去面对和解决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点的“两山”重要思想,既不能否定世界是物质的、“存在第一,思维第二”,也不能否定人是唯一具有物质和精神二象性的高级动物。人既不能没有绿水青山,也不能没有金山银山,这是人物质与精神二象性的具体体现。“两山”重要思想合目的性恰恰在于对人性即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合理关照,顾此失彼的论述可能会达至理论的片面深刻,但却无济于实际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关注人性,注重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本质需要,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的双重“和解”是“两山”重要思想基本价值取向。
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美丽和平衡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共生关系。人以自然界为客观对象,依赖于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源。正如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密切相关,并随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对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阻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合理循环和公正配置的重要因素。
正如罗尔斯顿所言:“全部哲学研究的目的,都应立足于对人、自然及其两者关系的科学认识、理论探索、历史考察和哲学反思,并在实践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发展。”“两山”重要思想恰当地反映了这一哲学目的,并为解读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范式。
“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情怀和永续发展的生态信念
“两山”重要思想的理想信念既没有寄希望于“荒野”或“宇宙飞船”,也没有把未来寄托于大地女神“盖娅”,而是立足于人民的生态需求和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立足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富民强国是“两山”重要思想之所欲,留得住山水、解得了乡愁也是“两山”重要思想之所欲。
“两山”重要思想相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可以建立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认为其实现路径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因为人与自然万物不同,人是有意识的、能超越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从事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以,“两山”重要思想既承认自然、人、社会等三者关系进化的阶段性,也承认人的主体精神和理论自觉;信仰人类不仅可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美丽和平衡,也能在认识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求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双重“和解”。
【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非物质经济与绿色发展
卢 风
物质经济的增长是有极限的,为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促进物质经济的生态化和非物质经济的持续增长。
物质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
20世纪下半叶的新科学(包括量子物理学、复杂性理论、耗散结构论、生态学等)、新哲学(特别是生态哲学和环境哲学)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事实都表明:依赖于大量消耗矿物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物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物质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就是地球生物圈的承载限度。当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足迹超过地球生物圈的承载限度时,继续发展物质经济,会使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生态灾难。
总之,物质经济增长有极限。当物质经济增长达到极限时,经济可否持续增长,要看我们如何发展非物质经济。
非物质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
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发展蕴含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蕴含物质财富增长,则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面对全球性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和气候变化,面对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现阶段中国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严重冲突,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发展观,树立绿色发展观。
绿色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发展。实现绿色发展要求做到两点:一是使物质经济趋于生态化的稳态,二是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不断促进非物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目标是既保住绿水青山、碧海蓝天,又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关键是大幅度地节能减排。
发展非物质经济也需要物质载体。例如书籍的生产和消费需要纸张或阅读器。但非物质生产和消费的节能减排空间很大。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度地节能减排。一般来讲,物质生产之单位GDP能耗要大于非物质生产之单位GDP能耗,而且物质产品的量值比通常远小于非物质产品的量值比。可见,物质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后,可通过发展非物质经济而谋求可持续增长。这要求人们的消费偏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由偏重物质消费转变为偏重非物质消费。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发展非物质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将来数字化、无纸化的办公更可能大大地节能减排。
文化产业是非物质经济的重要部分。人均收入和平均教育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大众的文化需求会相应提高。于是,文化产业会获得迅速发展。
金融产品可以算作非物质产品,金融业可以为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但它是否能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政策和经济、政治制度。
那么,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发达就能自然而然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了吗?不是!如果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仍是物质主义的,那么,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金融业就都是服务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贪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发达的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金融业非但不能促进节能减排,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能耗和排放。今日之美国正是这样。
只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仍是物质主义的,信息、文化、金融等就只是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手段。只有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逐渐促进“四个转变”
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逐渐淘汰产能低、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发展高效、低碳、环保的产业,变线性经济为循环经济,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
技术的根本转变,即不再发展征服性技术,而大力发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保障人类安全和福祉的技术,如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低碳技术、生态技术等。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初始阶段,发展这类技术的直接目标是促进物质经济的生态化。
制度的根本转变,即制度建设与创新不再优先服从市场规律或GDP至上观念,而优先服从生态规律。
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放弃独断理性主义和物质主义,树立生态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幸福观。
只有产业、技术、制度和观念这四个维度的系统性转变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也只有这四个维度的系统性转变才能确保未来的绿色发展。在这四个维度的转变中,产业、技术和制度的转变是关键,而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放弃了独断理性主义,超越了物质主义,人们才会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甚至会认为绿水青山贵于金山银山。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时,非物质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绿色发展才会成为现实。
【作者为清华大学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