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
——说说强蛟镇王石岙村畜牧专业户王有明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9月23日 09:13:21 |
记者王方 51岁的王有明,现在看上去完全是乡村农民的装束,脸上的皱纹写满了生活的艰辛,高卷的裤腿显示他对农活的投入。不错,现在的王有明,是强蛟镇王石岙村的畜牧专业户,靠着艰辛和投入,他在长山岗上种稻、种菜,养牛、养羊。昔日荒草没径的长山岗,开始出现“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丰收景象。 一、从工到农 年轻时的王有明,可不是现在的庄稼汉模样,他读书好,魄力也大,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宁海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建设卫生所,成了一名药剂师,一举跳出了“农门”。在村里,人们投向他的目光,满是羡慕和赞许。 但这人性格上有个缺陷:火气大!当时他处了一个女朋友,热恋中的后生人,难免迟到早退,领导批评他几句,他听勿落肚,干脆辞职,就这样丢了铁饭碗,回乡当农民。他说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话是对的,但豪言壮语之后,还得筹划以后的生计。他进厂当供销员,到处推销纱锭;他买了两辆卡车,天南海北跑运输。也赚到过辛苦铜钿,但出了几次事故,又把辛苦铜钿全赔了进去。前年,他把目光瞄准了生态农业,“一方面,我觉得现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有许多扶持政策,搞生态农业是大有希望的;另一方面呢,我也想搞成功一个种养业基地,到年纪大的时候,一边欣赏自己的劳动果实,一边和朋友在花果山上喝酒聊天——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呢!”王有明以800元钱起步,在荒凉的长山岗上搭了几间油毛毡棚,拿掼了药方的手,重又捏起了锄头。 二、从无到有 创业是艰难的。王有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先侍弄5亩水稻田、3亩菜地,再把50余只羊、20余头牛放出去。牛羊在山坡惬意地舔食青草的时候,他可不能惬意,他得把羊圈、牛栏里的粪便清理出去,堆放发酵一段时间,再施撒到稻田、菜地里,收割的稻秆、菜叶又可以喂牛、喂羊……一天忙碌下来,冬天衣服也是汗湿的。 长山岗古时喷发过火山,留下满山的火山灰和乌石头,土地特别肥沃。王有明的水稻、蔬菜,没放过一点化肥,全靠土壤本身的肥力和牛羊粪,也是年年丰收。“我家四口人,吃自家地里的粮食、蔬菜根本吃不完,每年还能卖个万把元!”王有明的大嗓门,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不过他的主要收入,是畜牧业。他学过医,知道品种对质量的重要性。他的波尔山羊和肉牛,全是千里迢迢从山东引进的。他把医学的严谨贯穿到饲养过程中,从不给牛羊喂食“工厂出的饲料”,完全是自然生态下的放养。因此,他的牛羊,看上去有点瘦骨嶙峋,但味道很好,识货的人会主动找上门来购买。每只波尔山羊,能卖1000多元;每头肉牛,能卖到1.5万元以上,远路客人还常常买不到。 夕阳西下,落日熔金。王有明的牛羊在山坡上吃得肚儿滚圆,就自动挨挨挤挤回家来了,这成了长山岗上的独特风景。有人不相信,还特地跑上山去候着,待牛儿、羊儿排着队进圈,才叹服了。 三、从少到多 和办厂经商相比,农业是一项见效较慢的投入,搞生态农业,更得有耐心。王有明干了两年,钞票不断投进去,腰包却不见鼓起来。为了缓解资金缺口,他又搞起了见效较快的特种种养业。他种了一批品质较好的桃、李、梅,又饲养天鹅10余只、乌骨鸡20余只、肉狗30余只……多种经营,成了他打通资金瓶颈的突破口。 王有明更忙了,他不舍得雇小工,这么多的农活,全是他一个人扛着,顶多家人偶尔过来帮帮忙,他的理论就是:“人太空会胡思乱想,也会生这病那病,一忙、一出汗,精神愉快、百病自消!” 不过愉快中也有烦恼。前几天,他的乌骨鸡接二连三被饲养的肉狗咬死,使他心痛不已。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王有明的种养品种、规模都慢慢扩大了,前景诱人,但困难也不少! 但王有明知道:有希望就有明天!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