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百姓事马上办| 论坛| 数字报| 缑乡风情| 文学| 情感| 天下宁海人| 教育| 招聘| 房市| 彩票| 生活| 旅游| 政务| 资讯| 财经| 评论| 检索
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科技魔棒挥一挥 传统水稻种植更“时尚”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10月23日 09:06:31

  曹维燕仇丹娅金伟兴

  昨日,我县种粮大户应可省的田里,两台久保田收割机“轰轰”地在田间作业,他种植的1580亩水稻开镰收割了。从一颗种子的萌芽,到收割机留下一茬茬稻梗,应可省为代表的现代农民正在告别传统的种植方式,享受着农业科技带来的丰硕成果。

  农业机械化告别镰刀时代

  金黄色穗浪在阳光下起伏,应可省正在田间指挥收割机作业。“这么多田地,人工收割需要四五百人吧?”记者问道,应可省的脸庞黝黑发亮,笑起来亲切朴实。但是直到交谈起来,才发现眼前的“老农民”却有着新思想。

  “如果是传统方式种田,恐怕早就吃不上饭啦!”应可省调侃着,说着带记者来到了他停放农机设备的仓库里,只见5台几米高的烘干机并排伫立在仓库中,新型高速插秧机、日产久保田收割机与配套的吸粮车等正在整装待发,预备着过几天投入紧锣密鼓的“战斗”。

  收割机将水稻连秆带穗瞬间切断,紧接着稻谷就哗哗流入袋中,割稻、脱粒、稻谷入袋一气呵成,再经过机械传送带传到烘干机,经过15-25个小时的烘干、分装便可拿去售卖了!今天收割明天卖已经实现,传统收割日晒方式早就过时了!在应可省的描述下,全机械化秋收作业的景象在记者脑海中浮现出来。

  农机设备投入巨大,这生意是否划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插秧机代替人工插秧为例,一台高速插秧机一般一天可以插50亩左右水稻,一天至少能顶10个人的工作量。同样5台烘干机一天可烘干46吨稻谷,烘干后自动断电。如果人工晒谷,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存在天气、场地等多种不稳定因素。

  这么一算,看来现代农业非得机械化手段不可了。

  一年下来,应可省的1500余亩稻田中,平均用工人数控制在15-18人左右,平均一人管理约100亩土地。平时无垠的农田,压根看不到人影,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基本实现了全机械化种田的模式。

 [1] [2] [3] 下一页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顾振耀鱼拓作品获全国金奖
·听老师讲潘天寿爷爷的故事
·孩子不明原因呕吐要当心
·市民积极为“三车”整治建言献策
·六成网友支持坚决取缔“三车”
·祖孙同乐制作稻草人
·邻居节构建和谐邻里情
·建平安宁海 传和谐理念
·县财税局开展“述纪、述廉、述作...
·县卫计系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图片推荐:
盛宁线力洋至城区段改造即将完工
六成网友支持坚决取缔“三车”
建平安宁海 传和谐理念
邻居节构建和谐邻里情
祖孙同乐制作稻草人
听老师讲潘天寿爷爷的故事
⊕《今日宁海》速览    
鍏充簬鎴戜滑銆€锝溿€€骞垮憡鏈嶅姟銆€锝溿€€娉曞緥澹版槑銆€锝溿€€涓嶈壇淇℃伅涓炬姤
 
瀹佹捣浼犲獟闆嗗洟 鐗堟潈鎵€鏈� 涓浗瀹佹尝鍥介檯浜掕仈缃戞柊闂讳腑蹇� 缃戠粶鏀寔
Copyright © 2003-2022 www.nh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URL锛歯hnews.com.cn / nhnews.cn
娴欐柊闂诲姙[2003]5鍙� 娴橞2-20080272 娴欏叕缃戝畨澶� 33022602000016鍙�
鐪佹柊闂婚亾寰峰鍛樹細涓炬姤涓績锛氭姇璇夌數璇濓細(0571)88901234 鎵嬫満鐭俊锛�18806501498 浼犵湡锛�(0571)85175125 閭锛歾jsjx@zjnews.com.cn
鎷涜仒缃戠珯涓ラ噸杩濊澶变俊涓炬姤鐢佃瘽锛�(0574)65562169 涓炬姤閭9491129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