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花果山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3月18日 09:19:15 |
童铁策 以塑造美猴王孙悟空形象而闻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就对花果山作了生动的描写:“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此乃十州之祖派,三岛之来龙,真个好山。”自此以后,这座花果山成了人们神往之地。现实中是否真有花果山?数百年来,人们曾作种种探索,找了好些地方与小说比较,最后一致公认,云台山堪与《西游记》中花果山比美。现在,人们已习惯把云台山叫做花果山了。 前不久,笔者与许善义、童玉君、葛英等五人慕名去了云台山。 云台山环拱在江苏沿海连云港市东南,离市中心9公里,顶峰海拔625米,纵横150公里。境内重峦叠嶂,势若千百条巨龙游向大海。有山峰72座,可供观赏的景点36处,遍山清泉飞瀑,终年云雾缭绕,充满神秘色彩。整个山区天然植物丰富,有千年树38棵,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历代留下的建筑、石刻等遗迹众多,自古以来就有“东海胜景”之称。 当然,云台山之所以闻名天下,与《西游记》是分不开的。多少年来,人们不远千里到此一游,寻找美猴王的踪迹,以满足寻幽探胜的心理需求。 在吴承恩写《西游记》那个年代,云台山还是一座海中之岛,古人把它当作海上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故而有“三岛之来龙”说法,直至清康熙年间,这岛才与大陆连接,今天我们可以驱车直抵此山。 据专家考证与民间传说,明代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在写《西游记》前后曾多次到过云台山,并自称“瀛洲客”。他的外婆家就在现在的连云港市。因此,云台山诸多的特异景观,对他的创作大有影响。它不仅作为美猴王出世地,并且也作为“西天取经”的背景,如唐僧崖,沙河口等等。当然,有一部分景观是《西游记》问世后,人们附会上去的,但大部分却是古已有之。现在,我们就跟随导游参观一下美猴王景观吧。 水帘洞。云台山上有两条大山涧,人们分别称它们为东秃龙沟和西秃龙沟。两条沟的交汇处,其风光正如《西游记》描述的“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书中说,孙猴子从仙石里蹦出以后,随着群猴在花果山游玩,由于孙猴子勇于探险,终于发现山涧顶端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现实中的云台山水帘洞,面南坐北,洞口呈人字形,洞内宛如一个大厅堂,怪石遍布,形若床、桌、灶、椅。洞内有石泉,相传通海,古称海眼,故而《西游记》说此泉眼“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洞口的崖岸上,水珠不断往下滴,犹如珠帘,水帘洞之名由此而来。洞内外有许多石刻,“水帘洞”三字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就见于碑记中了。正巧,在水帘洞上端便是明代建筑“玉皇宫”,玉皇大帝站在宫门口,向下俯视,可以窥见猴王的一切活动。除水帘洞外,山上还有许多洞,如海天洞,狐妖洞,鹿妖洞,蛟魔洞以及崩猴洞,马猴洞等,统称七十二洞。每洞内外,幽深莫测,似乎都是妖孽居住的地方。这些奇洞怪穴,几乎都被吴承恩搬到西天取经路上去了。同时还在洞中设置了种种吃人的妖魔,给孙悟空以用武之地。 娲遗石。据史志记载,云台山的青峰顶有一块大石头,高5米多,宽7米余,中开一缝,缝内夹着块卵石,据说是女娲补天用剩的,后人在上面刻下“娲遗石”三个大字。卵石的顶端颇似猴头,引起吴承恩的联想,构思出“石猴出世”的背景。 南天门。在《西游记》里,南天门可是孙悟空活动的一个重要地点,现实中的云台山上也有一个名叫《南天门》的景点,它坐落在竹节岭顶峰,始建于明代,与玉皇宫遥遥相对。南天门掩映在云雾之中,气势不凡,寺门上高悬“高镇南天”的横匾,有石阶通山下。身临其境,一览尘世,实有登上天界之感。 看门猴。在云台山,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不像在峨眉山和黄山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活猴。然而云台山有许多“猴景”,最著名的要算看门猴了。在云台山脚下,有一座天然的半身猴子石像,因为在进云台山的道口,所以当地人叫它看门猴。古人看了那猴景,说它是“化石千年性最灵,天生口鼻有奇形”。 沙僧石。离看门猴东二公里许,有个叫做沙河口的地方。在河口南岸的山坡上,有一块巨石耸立,这就是沙僧石。远远望去,颇似一个身披袈裟头戴僧帽的和尚,形貌跟吴承恩笔下的沙和尚相似。看了此景,无法不相信沙僧石就是沙和尚的模特儿。 平顶山。沙僧石的东边,即是平顶山。该山凌空高耸,险峻挺拔,山上有莲花洞。《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作者对平顶山有如此的描写:“巍巍峻岭,削削尖峰。湾环深涧下,孤峻走崖边。”这正合云台山境内那座平顶山的形貌。另外,作者对莲花洞的描写更是绘声绘色,说洞内有“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两个妖魔。正好,现实中的莲花洞旁就有金山和银山。 金箍棒。在花果山的东秃龙沟,有石柱矗立于沟边,直径1米许,高6米多,恰与书上所说“定海神针”相仿。 以上是与《西游记》最为相关的一些景点,其他诸如此类的美妙景物,云台上还有许多。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