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你“5125”了没?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11月18日 09:25:25 |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 文/胡琦王珍珍图/李江林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推出了“5125”理念,倡导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同时,“5125”谐音“我要爱我”,方便记忆。 对于“5125”理念,市民又是怎么理解,又该去怎么实践呢?记者对此咨询了我县相关专业人士。 [发呆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不少市民看到都会疑问,发呆怎么就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了?而网络上也有“以后我在发呆时请不要骂我,我在养生”、“每天发呆15小时,我应该很健康吧?”、“那我超级健康,每天都发2小时的呆”等等调侃。日前,县中医院院长、县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奚琼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呆5分钟”是一个提醒,对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来说,更是一种很好的调剂,长期的不良情绪状态将产生很多健康隐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甚至癌症等。 Q:为什么需要发呆? 从心理学角度看,通俗地说,发呆其实有意识改变和行动改变两方面的意思。就意识改变来说,由于当下市民接触到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每天接受来自电视、互联网、手机的海量信息,大脑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间。加上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各种各样的压力,疲劳感多、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等是现代人普遍出现的亚健康症状。特别是在心理连续高压状态积累而难以排解时,心理情绪就会失衡,往往会造成情绪波动。此时5分钟的发呆其实就是将负面情绪中非理性的想法进行调整,通过自身心理状态向积极向上方向的重建或引导,以恢复到心理平和的良好精神状态。而另一种改变行动,其实也就是在连续专注状态下,通过5分钟时间的休息,减轻精神疲劳,更好地继续接下来的工作、学习、生活。 Q:发呆是不是越久越好? 5分钟发呆时间是个不短的时间,进行心理调整或是放松休息已相对充裕,并且能够在这个时间内进行心理状态的回复,也能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而一旦发呆的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心理健康已受到影响。并且长时间屏蔽外界信息,又会产生负面情绪,过犹不及。 [运动每天运动1小时] 运动的好处自然不必多说,现在很多市民都有健身习惯。不过,运动可不是说只要1天走了一万步或者跑了10分钟就算完成任务了。对于“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的建议,记者向县城关医院康复医学副主任医师杨波华进行了采访。 Q:如何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被优先推荐,如快走、慢跑、游泳、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整血压、血脂、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控制血糖,减少骨钙的流失,提高心肺功能及免疫力。并且,为了降低意外情况的风险,可在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如关节的被动运动,肌腱的牵伸,运动后做肌肉肌腱的牵伸等可减少肌肉的酸痛,如做弓步、压腿。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降低血液的粘度。 Q:如何运动能见效? 运动强度可采用自觉用力程度分级和靶心率相结合来确定。自觉用力程度分级以稍费力(稍累)为标准,靶心率的计算:靶心率=220—年龄,当运动达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一种,需停止运动或降低运动量。运动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并不能增加身体和心脏的功能,反而增加产生运动损伤和心脏并发症的概率。运动强度从低到高,运动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下肢骨关节疾病及慢阻肺等疾病的患者,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运动,以防发生意外。 运动的效果不是短时间能看到的,需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方能见效。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增加大众对运动的依从性,对依从性提高可考虑个人爱好的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和时间,建立一个具有相同爱好的运动兴趣群,交流心得。同时,将运动纳入到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代步工具,采用绿色环保出行。 [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 每天至少12种食物,每周要25种,听起来似乎很难做到。县疾控中心慢病健教科科长楼望伟在采访中表示,“5125”理念涵盖了今年最新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核心推荐“食物多样”,每天吃12种食物其实很容易达到。 Q:25种食物如何吃够? 例如早餐吃一个鸡蛋、一份坚果、一份水果、一份牛奶、一份蔬菜、一份杂粮粥,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提高大脑运转效率,有效控制体重。平时一个菜可能就是两三种食物做成的。平均每天谷薯及杂豆类食物的种类数可以达到3-5种,蔬菜水果共4种,禽畜鱼蛋类加起来3种,奶、大豆和坚果食用2-3种,再加上各种零食,只要有意识地践行“食物多样”的理念,一周25种食物完全可以做到。 Q:怎样吃才能健康? 目前已知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余种,这些营养素均需从食物中获得,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导致健康问题。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油等,坚持食物多样才能维系健康。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豆类、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盐、糖和脂肪摄入量过多,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存在,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针对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提出了6条核心推荐: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民以食为天,按照“5125”理念,遵循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进行平衡膳食,是应对慢性病威胁的良策、乐享健康生活的法宝。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