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青少年阳光文学社汪昱含
今年春节我去了沪城。
外滩,自然是要去的。那天我们到上海正值戌时。这个点,去一览外滩美景是最好的。父亲将车停在和平饭店旁,我们步行至黄浦江。
上海,是个快节奏的城市。人行道上挤满了人,绿灯一亮,人挤人,步履匆匆往前奔。我们也是,必须得加快脚步,才能赶得上在绿灯变红时走完人行道,也似乎这样才能赶得上上海的速度,赶得上时代的速度。不然,便拿不到完美人生入场券。
晚上下起了点点小雨,次日早晨,阳光又洒进落地窗。看吧,我就说,上海的节奏很快,就连天公作不作美的速度都很快。
早晨八点,阳光当空照,我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等着父亲带我们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我无聊,朝着细碎的日影默默。街上没什么行人。这同昨晚繁华的夜上海截然不同。阳光穿越了斑驳的梧桐树影,洒在地上的落叶上,谱成了一首首诗。阳光照在街角懒懒的流浪猫身上,白色的猫咪,露出白色的肚皮,毛色却被染成金黄。
我们穿过武康路,标志性的武康大楼展现在我面前。一对老夫妇,奶奶的头发在晨曦的柔光中打着光亮。虽值寒冬,但奶奶依旧身穿旗袍,披着披肩,这是属于沪城女子独特的韵味。身旁的爷爷将奶奶的碎发别到耳后。
父亲的车开得很慢。沪城的景,与其说它们像粗枝大叶的画图,不如说是无声的电影,而那对老夫妇,便是这部电影中最动人的故事情节。
沪城又很慢。慢到我可以停下观察路上的一草一木,慢到我有一早晨的时间寻找全沪城最好吃的小笼包。
之前常常听人谈起,大家的节奏要多快才赶得上上海日益增长的物价?这题显然无解。从前,我也一直认为,在这么大的一座城中工作、学习,你很难停下来。而今早,我在洒满金光、布满梧桐的武康大道上,看到了不同往日的一幕,此时我更愿称这儿为——沪城。
看吧,这么大的城市都是双面的。它可以在闲适中将节奏加快,也可以在忙碌中将节奏调慢。人生也是。节奏快了,我们就试着把它调慢,生活的弦绷得太紧,迟早会断。完美的人生怎样,无人定义。但不管快慢,我们一直在路上。
(指导老师:胡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