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诗莫入阆风里 |
应可军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11-20 08:20 |
自古以来,阆风里人杰地灵,文人辈出。元代奉化名士戴表元在《送陈养晦阆风舒先生》一诗中吟道:“无诗莫入阆风里,到却阆风那有诗。拾取松风作新曲,归来时向梦中吹。”戴表元风趣地提醒朋友,走进流淌诗意的阆风里,如果自身不具诗性的智慧,不带诗人的才气,那岂不大煞风景? 阆风(今宁海西店香山牌门舒),是“舒阆风”的家乡,“舒阆风”,是宁海人的骄傲,可惜至今知道他的人屈指可数。“舒阆风”即舒岳祥,南宋时的诗坛巨擘。与胡三省、刘庄孙一起被清代全祖望并尊为“天台三宿儒”。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37岁登进士,与文天祥同科。宋亡后不仕,教授乡里,曾在阆风山下的明恩寺藏书五千册。在此期间,阆风里文史荟萃,王应麟、袁桷、朱熹、罗适、胡三省等都曾在这聚会。舒岳祥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虽战乱频繁,颠沛流离,仍奋笔不辍。留下《史述》、《汉砭》、《补史家录》等220卷著作,统称《阆风集》,入选《四库全书》,被称为“宋元时期浙东诗文代表”。 舒岳祥一生交游广泛,纵观其诗歌,朋友间的赠别唱和诗占了很大一部分,有老师,有他的学生,有辞官归乡和避难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道士、法师、渔夫等,交游成了他生命中重要的内容。在弱冠之年,他得到乡贤王定的勉励、指点。二十五岁,再游赤城,以自己平日所编散文集谒吴子良。吴子良读了他的《荪墅稿》、《史述》后,相当高兴,认为自己的传承后继有人,极力称赞其异禀灵识,比之汉贾谊、终军,唐李贺,宋之王令、邢君实之辈,遂为之序。在谒吴子良时,舒岳祥结识了董楷、董朴兄弟俩。三十岁那年,舒岳祥参加乡试,中为首荐,却在翌年省试,不中而返。省试的失利,使他开始更加清醒地、深层地思考社会人生的问题,要造就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多么重要。读万卷书,是要积累前人经验,丰富学养与知识;而行万里路则是身体力行地体察风土人情,这既是一次身体的磨练,也是心智的陶冶。 在那段极其敏感的兵乱岁月里,文人气质和长期养成的人格素养,决定了舒岳祥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诗意化了的精神世界。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舒岳祥的诗歌有着浓厚的写实性。以诗写实,以实寄情。爱国诗、田园诗,亦或是隐逸时的咏物诗,不管他的诗歌创作处于哪个时期,他的诗都饱含着强烈的写实精神。是对历史的记载也好,是对情感的抒发也罢,他的诗总让人在现实中品味着他真实的情怀。“旧时风俗今谁有,见尔令人忆太平”,若不是今日苦,又何以会忆太平呢?诗人画着一幅幅农家写实画,也一次次表达出他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寄托在诗的角角落落,诗歌也仿佛成了老百姓的代言人,抒发了其对世道的不满。生活才是阅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把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连接在一起。舒岳祥在诗歌创作时,就是个实事求是的人,没有浮夸的文字,实实在在,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他这种求真态度和善于观察的作风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自唐以来,效渊明为诗者皆大家。数王摩诘得其清妍,韦苏州得其散远,柳子厚得其幽洁,白乐天得其平淡。正如屈原之骚,自宋玉、景差、贾谊、相如、子云、退之而下,各得其一体耳……”舒岳祥说,和陶并不是一种很能表现创作才能的文学活动,和陶而欲达到陶诗的水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众多的和陶诗中,称得上佳作的并不很多。它们的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作品本身的文学成就,而在于这种文学活动所包涵的文化意蕴。和陶这种文学活动所标示的主要是对清高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对节操的坚守,以及保持人之自然性情和真率生活的愿望。 历史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百科全书。现实来源于历史。知道了从哪里来,就会更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指导每个人立身行事的道德学问,应当向前贤学习汲取,再加自己的涵养体会,作出正确的把握,再求得进一步发展。好读书,读好书。让读书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风气。 (作者著有《舒岳祥传》、《宁海历史上的今天》、《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本文根据作者口述整理整理人:见习记者胡盼攀)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赵维华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