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激扬一座城的诗意
——我县启动“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速写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3月16日 09:33:26

  胡 琦

  与一首好诗邂逅,便是一诗一世界,细则草木斜阳,阔则天地横川,静则孤舟古院,动则风雨潮生。

  中国历史长河中,诗词、楹联应运而生,他们是文字与音律完美碰撞所开出的美丽花朵,也是中华智慧和汉字魅力的最佳表达。

  宁海在至今1700多年的历史中,牢牢吸引了诗歌的目光,让当地及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当今县内诗歌文脉亦是薪火相传,诗词佳作在新时代中掷地有声。如今,我县已开始全面启动“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我们期待着宁海成为浙东大地上又一颗诗意明珠。

  人意山光总是诗——古代宁海诗歌发展

  “乃六卿冠盖之都会,千室弦歌之敷阐”,“宴然娲葛之居民,真若仙佛之乐地”,宋代储国秀在《宁海县赋》中这样描述宁海。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古老的宁海大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在我国江南文化中显现鲜明的特性。

  宁海的文化,始于汉晋,兴于唐。“浙东唐诗之路”上诗人频繁的游历活动,催化宁海文化的兴发。如唐著名诗人贾岛的《丹邱寺》、周贺《寄宁海李明府》,均是宁海一带郊游所作。唐代乡土诗人葛敏修《竹轩》一诗,是宁海籍诗人现存最早的诗作之一。

  当代宁海诗人作品集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相对繁荣,间接促动了宁海的发展。当时的台州自北宋初期即建州学,所辖五县亦陆续建立县学,当时宁海社会教育事业上有显著的发展,考取进士者为历代之最,一共有140余名。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宁海的书文诗词、绘画篆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宁海教育文化得以逐渐普及。明代大儒方孝孺也曾分析“宁海在宋为诗书文物之邑,去南渡国都为近,故士之显闻于世者甚众。”期间涌现出罗适、王及、王齐舆、陈荣卿、释如琰等地方文人,以及朱熹《过黄塘岭》、洪皓《三瑞堂》、胡融《桐柏山》等吟咏宁海风景的诗篇。尤其是南宋期间,叶梦鼎、舒岳祥、胡三省等著名文化学者更是在宁海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明清两朝,宁海本地文人辈出,出版的个人诗文集更多。除了明初大儒方孝孺外,亦有许继、石简、叶兑等地方文人诗作问世。清朝中期地方诗人结社之风也盛行,时有《回浦诗钞》便是其中代表。据不完全统计,自唐代以来历朝的宁海籍诗人有1000余名。此外,宁海乡间多地流传、记载有八景诗、十景诗。

  这座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古城,经历史的洗礼,积淀了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人文传统延续到柔石、潘天寿等,前后辉映,历久弥新。

 [1] [2] [3] 下一页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奉化依托优势资源力促“车”“游...
·宁波银行西店支行:进校园普及金...
·保监会力促保障保险消费者权益
·宁海农信联社:5亿信贷资金“厚贷...
·“金色”桃花朵朵开
·跃龙市场志愿消防队开展消防演练
·白蚁分飞季来了 防治方法是关键
·党群同心圆 圆梦进万家
·让传统中医学造福百姓
·今年我县体育中考三个选测项目确定
  图片推荐:
越沙线削壁岭隧道可望在国庆前通车
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党群同心圆 圆梦进万家
宁海农信联社:5亿信贷资金“厚贷”宁海家具产业
保监会力促保障保险消费者权益
非遗产品走进百姓婚嫁市场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