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线申世遗”浅见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23日 09:26:27 |
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麻绍勤 随着《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19)被设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文化和徐霞客游线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热捧。许多年来,宁海人的大力倡导,赢得了中国政协报、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等单位和仁人志士的鼎力相助,开展了诸如“霞客游线申世遗浙江宁海在行动”、“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等一系列徐霞客游线申世遗的呼吁和推动工作,获得全国相关城市的通力协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和参与,成绩喜人。 徐霞客游线申世遗的可行性浅析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文化遗产强调空间、时间和文化因素,强调线状遗产各个节点共同构成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以及至今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在中国,徐霞客游线提名为世界线性文化遗产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从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有关研究机构,向专家寄发了三轮《线性文化遗产调查问卷》,徐霞客游线的排序位次,从第一轮的第45位上升到了第三轮的第18位,其美誉度的飞升,足见其底蕴之深厚! (一)《徐霞客游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国家享有较高的名望。 《徐霞客游记》与比他略早一些年代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及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所写的《伊本·白图泰游记》,无论在篇幅规模上,还是内容质量上,都要高出一筹;若与比徐霞客晚一些年代的瑞典人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作比较,也毫不逊色,各有千秋。《徐霞客游记》不仅篇幅巨大,内容丰富,而且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将广阔地域内的地理现象作出了精确的比较和系统的分析,着力找出自然现象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在西方,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关于这一点,西方学者都很信服。近年来,西方国家已有愈来愈多的人投入了《徐霞客游记》的研究,并撰文说:“要研究中国清代的社会历史,须读《红楼梦》;要研究中国明代的社会历史,就必读《徐霞客游记》。”可见,《徐霞客游记》更是一部全方位展示我国明代历史文化与自然地理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世界共享,举世关注的文化遗产。 (二)《徐霞客游记》在我国旅游资源的抉择、考察和评价方面,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奠基工作。 《徐霞客游记》所记叙的一些旅游目的地,如浙江的宁海、天台、雁荡、江郎山;江苏的太湖;安徽的黄山、齐云山;山东的泰山、曲阜;福建的武夷山、金湖;江西的庐山、鄱阳、龟峰;广东的罗浮山;广西的桂林、柳州;河北的太行;山西的五台、恒山;陕西的临潼、华山;湖南的衡山、九嶷;河南的龙门、嵩山;贵州的黔灵山、黄果树;云南的大理、腾冲、滇池、丽江等等,如今几乎全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名区,有的还已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之外,《徐霞客游记》还十分注重旅游活动中的人文景观,不仅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宗教建筑、名人名胜,而且还记叙了许多风物特产和民俗风情。 (三)《徐霞客游记》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当论述,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徐霞客游记》中有关风景开发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益增景观之妙趣”和“人工建筑要体量得当、点缀适宜,忌掩其胜”等理论和实例,比比皆是,见解独到,耐人寻味。在《江右游日记》、《浙游日记》、《滇游日记》等章节中,对当地人的石灰岩溶洞中采掘钟乳石以及炸山取石、烧制石灰、破坏景观等现象发出了大声呼吁。“游记”还多处对当时道教兴盛,不少道士占据风景优美的溶洞修道炼丹,终年的烟熏火烤把许多晶莹如玉的溶洞糟蹋得不成样子的状况,直言不讳地提出应当加以制止。还有,对一些景区因游人过量,又缺乏有效的管理,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更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是徐霞客文化的核心内涵,更是人类发展的要诀所在。徐霞客游线申世遗,可谓是顺势而为,顺理成章。 (四)发展徐学文化渐成国内外新潮。 多年来,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的推动下,全国许多省市,包括台湾等地建立了分会,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都纷纷建立了研究会。在2001年,国家电视总局牵头,由6家电视团体组成的联合摄制组,就已经开始沿着《徐霞客游记》的路线,进行100集大型系列风光片《徐霞客游记》的拍摄,引起海内外多家媒体的热捧。 特别是《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19)被设为中国旅游日之后,更是将徐霞客文化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和传播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徐霞客游线申世遗的呼声和行动日益加大,出现了“牵一线而动全国”的可喜现象!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