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讲师在山间 |
——来自桑洲镇理论宣讲团的故事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11月25日 09:31:21 |
讲师要求高标准 解读政策入人心 “做合格党员,践行‘党校姓党’原则,学是基础,做是关键。”这些天,桑洲镇下洋周村的基层党校内显得分外热闹,邻近4个村庄的近百名党员济济一堂,认真聆听75岁退休教师翁时兵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内容。 翁时兵,是“银发讲师团”的一名“老资格”。据他介绍,团内选拔成员有5条标准“雷打不动”:政治理论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基层工作阅历丰富,身体条件比较好,自愿自觉甘于奉献。28年来,团长换了5位,成员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但是入团的标准始终没有改变,一直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每月团里还要召开一次例会,集中学习镇党委、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总结部署上月宣讲工作,收看新闻、翻阅报纸,了解国内外情况,同时定期下村调查研究,掌握村民最关注的内容。 多年来,“银发讲师团”始终把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作为首要任务,每逢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重大纪念日,他们就会主动跟进,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开讲前,宣讲团成员先来镇里给干部们‘试讲’,让镇里帮忙找找不足,直到大家满意,他们才到村里去宣讲。每月的农历初十、廿五举行学习会,不论刮风下雨,宣讲团的成员都会从全镇各村赶来准时参加集中学习。有时候,镇里的主要领导也会下去跟他们一起学习,向他们讲解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这项学习制度他们坚持了20余年。”桑洲镇党委书记陈云苍告诉记者。 真心真情换民心 文化润物细无声 走进桑洲镇坑口村章思滚的家中,我们看到了桌上抄好的党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书,而时任团长的章思滚正和其他3名宣讲团成员认真准备着第二天的宣讲内容。 “明天要到团结村宣讲党章党规,虽然看上去理论性知识比较多,但是我讲的党章很有故事。”说起党章的故事,老人两眼便会放光。他告诉记者,那时候入党感觉特别光荣,自己也喜欢收集党章和毛主席讲话系列书籍,第一本是1979年的,那时自己还刚刚填写好入党志愿书。当时那个年代,在村里可以拿到一本党章,感觉特别光荣,一开始不是正式党员的我参加党组织生活都特别珍惜,觉得这是党员一种身份的标识。 说话间,章思滚拿出了一本本已经发黄的本子,讲述着当时年代的故事。“空的时候拿出这些党章看看,就跟老朋友似的,随时提醒自己要按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要求自己,做名合格的党员。”章思滚不仅收集党章,还将各种杂志上、报纸上关于“两学一做”的内容剪下来粘贴在本子上,一本本珍藏起来。 据了解,“银发讲师团”还担当了社会稳定宣传员的角色。桑洲镇党委把他们聘任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信息员、民间纠纷调解员。自从成了这“三员”,老干部们考虑问题多从党委、政府的大局出发,以前参与上访、替人滥写状纸的状况得到根本转变。老干部还配合镇干部参与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等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配合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失学儿童、特困生帮扶活动。自老干部宣讲团成立以来,桑洲镇的信访率连年下降。“28年来,宣讲团没有领过一分钱报酬,还自掏腰包订购了《求是》、《党建》、《半月谈》、《理论热点面对面》等20多种权威刊物,平时的印刷宣传材料都是自己出资,要么就是自己手抄,从没向镇里要过一分钱。”陈云苍说。 如今,这支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组成的“银发讲师团”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一员,将继续耕耘播种,传播真理、解疑释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打造“两美”桑洲增添一抹亮色。今年以来,宣讲团已在23个行政村宣讲50余次,累计听众已达1万余人次,内容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等40多个专题。 银发讲师团在桑洲小学开展国防教育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