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百姓事马上办| 论坛| 数字报| 缑乡风情| 文学| 情感| 天下宁海人| 教育| 招聘| 房市| 彩票| 生活| 旅游| 政务| 资讯| 财经| 评论| 检索
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守护古戏台的人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01-28 09:55

  清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魏氏先人开始建造魏氏宗祠。当时,建了大堂三间。道光年间,又将大堂扩建为五间。到了光绪十六年,即公元1890年,魏氏先人又建了仪门、戏台、厢楼等。在1890年的这次工程中,魏氏先人有一个创举,按照民俗专家应可军的说法就是引入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因为宗祠为后舟、下洋两村所有,所以,他们便按照房派区分自东向西依中轴线劈半而建,俗称“劈作做”。他们请来两班工匠,中间用竹篾隔开,各自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手艺各显神通。这个方式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也缩短了工程的时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两班工匠各自为战,但在整个工程完工后,整座宗祠的建筑风格却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协调感。

  应可军说,可能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跟魏氏先人从商的经验有关。虽然并非所有的文化建筑都适合这种方式,但在魏氏宗祠上,它的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建造完成的魏氏宗祠坐西朝东,戏台阔4.8米,深4.7米,台面离地1.5米,与勾连廊梁架交接,组合成一个整体。额枋头出跳,上安角神及凤穿牡丹等圆雕件,平板枋上施平身科四攒,叠拱一斗六升。内额座斗刻成龙凤状,里外拽各七踩,用如意网拱。内部正中挂“可以观”木匾,台后立屏风八扇,彩绘以八仙故事,并书“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藻井圆形,牛毛螺旋式,右旋,呈“S”形递升,以一种旋风式的设计,在收到实用功效的同时,似乎又感受到虚幻的神力作用。纵向勾连廊一间,歇山顶,正脊中为牌珠顶,两端为吻兽,下塑“和合两仙”。额枋上各施平身科四攒,内外拽,出七踩。额枋头出跳,刻成狮凤状。角科左右各出斜昂四组,正昂一道,翼角起翘。内顶设八卦台阶式藻井一个,刻成十六个龙凤座斗,以重翘连接,成龙凤形。八龙至明镜,八凤至第十一层连拱板。井口四面为三角形天花板,各个绘蝙蝠纹。第二藻井下建有多排木凳。厢房楼下为女生专坐,楼上为孩童区域,本村男人要自带凳子坐在大殿里观看。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文峰论坛最新帖子
文峰论坛最热帖子
  新闻推荐:
·守护古戏台的人
·“80后”夫妻离婚 背后站着“妈妈...
·志愿者冬日治安巡逻
·公路段清理排水沟
·志愿者舞动春运“服务Style”
·感谢城关医院医护人员
·月底前都是好天气
·回家过年,宁海兴起“拼车一族”
·“营改增”改出了什么
·缑城街边路摊“卖桔图”耐人寻味
  图片推荐:
如意高质量交付军供机械
公路段清理排水沟
志愿者冬日治安巡逻
志愿者舞动春运“服务Style”
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
在宁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今日宁海》速览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閵嗏偓閿濇嚎鈧偓楠炲灝鎲¢張宥呭閵嗏偓閿濇嚎鈧偓濞夋洖绶ユ竟鐗堟閵嗏偓閿濇嚎鈧偓娑撳秷澹囨穱鈩冧紖娑撶偓濮�
 
鐎逛焦鎹f导鐘茬崯闂嗗棗娲�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娑擃厼娴楃€逛焦灏濋崶浠嬫娴滄帟浠堢純鎴炴煀闂傝鑵戣箛锟� 缂冩垹绮堕弨顖涘瘮
Copyright © 2003-2022 www.nh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URL閿涙hnews.com.cn / nhnews.cn
濞存瑦鏌婇梻璇插[2003]5閸欙拷 濞存2-20080272 濞存瑥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33022602000016閸欙拷
閻焦鏌婇梻濠氫壕瀵板嘲顫欓崨妯圭窗娑撶偓濮ゆ稉顓炵妇閿涙碍濮囩拠澶屾暩鐠囨繐绱�(0571)88901234 閹靛婧€閻厺淇婇敍锟�18806501498 娴肩姷婀¢敍锟�(0571)85175125 闁喚顔堥敍姝緅sjx@zjnews.com.cn
閹锋稖浠掔純鎴犵彲娑撱儵鍣告潻婵婎潐婢跺彉淇婃稉鐐Г閻絻鐦介敍锟�(0574)65562169 娑撶偓濮ら柇顔绢唸9491129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