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匠人
文/张即 黄海清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06-16 09:33

  三

  无论条件多么有限,追求美好舒适的生活大概是每个家庭的终极向往。陈国鳌记得,70年代的城关青年结婚时总会精心布置自己的新房,很多人会找来些报纸当墙纸用,把房间四壁细细糊了,让原本简陋狭窄的新房亮堂一些,更别有一番韵味。

  陈国鳌当时已经是宁海工艺美术厂的总设计师,因为时代的转变,曾一度作为“封、资、修”的工艺美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赤金木雕也成为宁海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随着外贸订单接踵而至,当时的宁海工艺美术厂汇集了宁海最好的雕花师傅,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陈国鳌吸收了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以及广东镂空圆雕的特点,让传统的赤金木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为宁波阿育王寺制作的元宝桌和琉璃灯至今仍然被存放在大雄宝殿里。

  宁海的赤金木雕的声名在外,但是人们生活中的家具却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随着宁海人到上海走亲访友的增多,眼界的开阔,海派家私开始在宁海流行,时髦点的家庭结婚时已经用上了三门大橱、五斗橱和写字台,“羊角脚”、“捷克式”等新式样纷纷出现,头脑活络的年轻人甚至找来钢丝和弹簧,自己琢磨做沙发。

  教育的普及也让新一代的手艺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这让他们学起手艺来非常快,除了前童、岔路、桑洲一带传统出工匠的地方,城关、水车,甚至胡陈、长街都出现了一批手艺很好的工匠,在相互的交流中,他们又把宁海的样式和工艺带到了农村,农村的家具开始跟着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雕花师傅的活少了很多。

  四

  1979年的清明,王孝华把所有木匠家什拆卸开,装进一个工具袋,和工友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他们的目的地是兰州。

  早在70年代初,宁海的木匠前往兰州做工已经颇具规模。由于国家对人口的流动实行严格的控制,出门前要换上几十斤的全国粮票,不然找不到活的时候,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吃的东西。手艺人出门务工算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被查到了不仅要没收工具,运气不好还会被遣送回来,有过几次遭遇后,宁海的木匠都学会了戴着军帽、穿着军衣军裤出门,这样基本上就可以避过检查。

  王孝华在此之前没有出过门,普通话一句也不会讲,在兰州繁华的街头,所有东西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煮兰州拉面居然用这么大的锅,面条又是这么宽,再放上一块梳子大小的牛肉片,只要三毛三分钱就够了,蔬菜很贵,韭菜居然要卖到八毛钱一斤,而兰州人夏天都爱喝大碗装的一种叫做生啤酒的东西。

  王孝华很快就习惯了在兰州做工的生活,虽然在饮食方面多少有点不适应,早餐都是馍馍就着咸味的茶,中午晚上都是臊子面,如果到郊区人家做工,很可能馍馍里就有一半是玉米面。他的手艺不错,所以总能找到活干,不过有些老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甚至会一两个月找不到活干,但是宁海木匠对于同乡的照顾和提携是约定俗成的,如果有人长时间没找到活了,就会有同乡向主人家要床被子,让他晚上和自己挤一挤。

  在空余时间,王孝华会到兰州最繁华的南关十字逛逛,在那里他总能碰到宁海老乡,一起花上一块钱就着一碟花生米喝上几碗生啤,聊聊家乡的事。

  兰州的天黑得很晚,所以和很多木匠一样,王孝华早上9点多才开工,但是晚上干活经常要干到12点。随着夏天过去,他也要回乡了——南方人还是无法习惯北方冬天的滴水成冰。

  五

  “兰州工人”是当时宁海非常引人注目的群体,他们中手艺好又勤劳肯干的一个月差不多能赚到近三百元钱,半年工做下来就是一笔巨款,他们带动的木匠潮流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每年春节以后,宁海出门的木匠有将近六万人数。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追求财富并享受财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宁海的木匠在这一波浪潮中,也从过去的兰州迁徙到新疆、黑龙江、山东、北京、上海,从最早的“落家头”做活到后来的前店后坊开家具作坊,到现在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开设家具公司,宁海木匠在中国家居业的版图中牢牢扎下了根。

  商业上的成功有两面性,伴随着家具材质的变化和现代机械的使用,一度作为木匠手艺核心的榫卯结构日渐式微,做木匠的学习周期越来越短,不再需要这么多对木材的理解和身体记忆,传统的手艺传承关系也渐渐瓦解。“1987年的时候,宁海学木匠找不到师傅,到了90年代后期,就已经找不到徒弟了。”王孝华说,“如今只要一个榔头、一把锯、一个凿、一把刨再加上一把气钉枪就可以做木匠了。”

  至今还怀念讲书的王孝华是个怀旧的人,虽然同时代的木匠大部分都已经退出了,剩下的也转为大木师傅专做庙宇祠堂的建造,他还是迷恋用传统手艺慢慢做家具的那种感觉。年近60岁的他主要的活计来自于旧家具的修复,让他欣慰的是,如今还有几个年轻的木匠和雕花师傅在匠人之路上艰难地行走,他们对传统手艺的热爱,让他感觉到这门手艺生存的一丝微光。

  传统审美趣味的回归和收藏产业的崛起,也许就是这个契机。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急救知识进社区
·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
·杜鹃山山美水美 骆师傅环保队更美
·一上车就有人让座 宁海人的素质真好
·“益”起唱响“心”希望
·我县三个新作冲上省第九届音舞节
·欠巨债跑路 想赌博翻身 又把200多...
·挥一挥衣袖 梅雨走了
·蚊子,你“扛”得住吗?
·党员“赤脚”践行群众路线
  图片推荐:
女大学生梦圆家庭农场
联欢晚会进工地温暖外来务工人员
胡陈一养殖塘惊现“仙女虾”
无害处理变废为宝
党员“赤脚”践行群众路线
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