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人的酒(下) |
张即 王亚明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07-21 09:15 |
1 林强的老家在铜岭岗,在他的记忆中,从曾祖这一代开始,他的上代人就一直都有一手制作番薯烧的手艺。制作番薯烧是铜岭岗的一个传统,每年的十月上旬,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挖番薯,挖出来的番薯制粉、晒干、制面,吃不完的则用来制作番薯烧酒。番薯烧酒的制作一般分作两步,第一步是酿,第二步则是造。先酿后造,这是铜岭岗番薯烧制作的规矩。 酿,就是用自家制作的辣蓼,制成白药,也就是手工酵母。十月份的时候,把番薯、糯米、白药按一定比例酿下去,过上几月,再烧制成酒。开春前,做酒要用到谷糠,又叫做“砻糠”。有些人家做酒会从外面请来师傅,但林强家的酒都是自己亲手酿制。制酒时,有专门的大灶台,用专门的器具,蒸馏出番薯烧。番薯烧的度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浓或淡,自给自足。 在2011年前,林强一直都在从事别的生意,2011年以后,他开始和番薯烧这门家传的手艺有了亲密接触。或许,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基因,他和番薯烧酒,迟早会有这样的相遇。 2 据明《〔崇祯〕宁海县志·舆地志》载:“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平吴,王濬以兵狥地,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白峤。” 宁海建县至今已经1730年。也就是说,宁海的酒最早可追溯到晋时。只是在1700多年的历史里,因为战乱和政治动乱,很多古籍和文献资料都丢失了,尤其是有文字可考的酒经、酒论、酒坊更是鲜见。 另据南宋台州总志《嘉定赤城志》记载,当时宁海原有酒厂13个,“塘下酒坊在县西四十里,砂碕酒坊在县北五十里,石马林酒坊在县南六十里。马筋酒坊在县北过海难以里计,外有柘浦、亭旁、紫溪、铁场、黄肚、严坛、桐山、项岙九坊今败关。”当时还有酒税务,在县东二十步前还有熙春楼。今岔路塘下酒坊遗址依稀可辨,屋舍破旧,已另作他用。其他酒厂已不复存。 而在《宁海县志》中,则记载了解放以后国营酒厂的状况。1956年2月,宁海酒厂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在城关设总部,梅林(当年并入屠家)、屠家、长街设分厂。1958年和1960年,分别撤销长街、屠家分厂。1961年改称地方国营宁海酒厂,1978年更名为“宁海第一酒厂”,1982年3月定为“宁海酒厂”。分两个厂区:原厂区在城关东大街,占地15998平方米,建筑面积7178平方米;1985年,在辛岭乡双水村扩建新厂区,增挂宁海山牌啤酒,共有固定资产原值308万元,职工256人。年产宁式16度黄酒3700吨,糟烧50度白酒148吨,天明山牌12度啤酒2749吨,总产值360万元,利润16.6万元,税金92万元。天明山牌啤酒被评为宁波市一级产品。 这些文字,基本就是宁海的制酒史了。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