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东路海鲜 西部面食
宁海美食指南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16日 14:20:58

   时间:早上7点

   地点:前童镇

   面食代表:浇头手工面

  最近童燕萍怀上了二胎,作为正宗的前童人,在没胃口的时候,她最馋的便是妈妈亲手做的浇头手工面。“只要一看到热气腾腾的面条摆在眼前,我就会胃口大开。”童燕萍说,托她的福,现在全家人都把浇头手工面当成了早饭。

  前童浇头手工面,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清汤下面,再依次放入豆腐皮、鱼干或梅干菜、洋芋等配料,最后的调味则由浇头完成。所谓的浇头就是用五花肉熬成油,加入大蒜、葱等作料提香,随后注入面汤,最后放点盐、味精。舀一勺调好的浇头浇到大碗的面条里,面条筋道、汤头鲜美,吃了一次就忘不了。

  在前童农庄,记者在厨房遇到了正在做手工面的童美玲。只见她把面团揉了又揉,直到揉得有点硬了才开始擀面。一根擀面杖在她手里灵活自如,一来一回之间,圆圆的面团被擀成了比两个脸盆还大的面皮。再把面皮仔细折叠后,童美玲开始切面条了,伴随着“嚓嚓嚓”声,一根根均匀、细长的面条从刀口下飞出来。切好的面条只用两手一捧一抖,没有粘连间断。

  “这个浇头面比不放浇头的面来得香,而且面条很有韧劲、爽滑,吃了还想吃。”食客陈先生来自杭州,第一次吃前童的浇头手工面便被其独有的口感所倾倒。

  时间:中午11点

   地点:岔路镇

   面食代表:麦糊头

  要说到岔路的面食代表,就不得不提到麦糊头。而做麦糊头最出名的饭店,不得不提到岔路的仙溪酒楼。

  “我婆婆就是我们酒楼做麦糊头的主力。”仙溪酒楼的老板娘葛荣荣一听记者是来采写麦糊头的,二话不说,直接把记者带到了后厨,让婆婆葛会娟给记者来了一场现场秀。

  葛会娟今年60岁,做了几十年的麦糊头。她告诉记者,岔路传统麦糊头的制作,先烧烫熬盘,抹上粉糊立即摊一层猪油,撒上料理,再打一个蛋均匀抹开,撒上葱花,待熟透折三折后出盘即可食用。或是抹上自制豆瓣酱,撒上葱花即成。吃过的人都说此香味终身难忘。

  而仙溪酒楼的麦糊头则是改良版。只见葛会娟抓起一把麦糊,依次用手掌底部推着麦糊在三个锅上均匀地糊上,待第三口锅糊上以后,第一口锅里已熟透了。葛会娟从放在灶边的容器里舀了勺掺油的大蒜泥,均匀地刷在三张薄饼上,一股浓浓的蒜香扑鼻而来。记者拿起一块有点烫的麦糊头咬上一口,脆而香,入口即化。

  “做麦糊头要注意两点。”葛会娟说,一是和面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麦糊里不能有面团。二是在摊麦糊头的时候,要均匀用力,一般三两左右的面团要均匀地被摊在三个锅上。

  时间:中午11点

   地点:桑洲镇

   面食代表:麦饼

  桑洲的麦饼与黄坛麦饼最大的区别就是馅。相对于黄坛麦饼的纯粹,桑洲麦饼有着丰富的“内涵”,虾皮、鸡蛋、海苔、豆腐、瘦肉等都可以揉进面团里,做成甜的、咸的各式口味的麦饼。

  20多年前,桑洲街上就有人在那设摊卖麦饼。这个麦饼摊的摊主是一对夫妻,男的叫叶未选,女的叫沈水仙,他们每天凌晨2点起床,挑着揉好的面、煮好的粥,到桑洲街上摆摊,生意红火得不行。那时,他家的虾皮麦饼、甜苔麦饼才卖1元一个,蛋豆腐麦饼也才1.5元一个,如今麦饼的价格从3.5元/个至6元/个不等。

  “现在年纪大了,不再摆摊了,但还是有很多老客打电话预定,说想吃我做的麦饼了,那我就在家里做些,让他们带走。”去沈水仙家时,她正把麦饼贴在烧得滚烫的大铁镬里,几秒后,翻个面再烙,等一面呈现微黄,再翻面再烙,这样循环三、四次,烙时还不停地转动,待里面的馅熟透,麦饼外皮焦黄就可以吃了。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沈水仙的麦饼被称为桑洲街第一、让人念念不忘是有原因的。她家的麦饼无论咬到哪里,都是馅和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沈水仙则说,麦饼要好吃,一虾皮、海苔等原材料一定要好,二摊麦饼时要均匀,三麦饼馅料的咸淡要控制好。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宁海美食指南
·山水中铺展出“诗和远方”
·身宿山水间 心游尘世外
·水村山郭酒旗风
·浦西社区开展关爱老人扫盲培训班
·慰问困难残疾人
·绿色播社区 雅韵满庭芳
·防灾减灾宣传先行
·垃圾分类外出取经
·梅林开展“生命通道”演练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