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须炒成满室香 |
——手工制茶的记忆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30日 09:23:37 |
记者曹维燕通讯员徐铭怿 说起宁海的茶叶,可能首先想起望海茶。望海茶以其色泽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的“三绿”特色而独树一帜。它的特点,和宁海独特的名茶制茶息息相关。近日,记者探访了宁海名茶制作技艺。 关于茶叶的记忆 正值桑洲采茶季,星星点点的采茶人如朗夜的星辰,而将茶香锁于掌下的炒茶人,又是另一道风景。 有着50多年制茶经验的季水花正在茶机上炒茶。她轻轻抓起一把鲜叶,均匀撒在茶机上,茶叶便如小鱼跳动起来。制茶,这是母亲手把手教下来的技艺。 季水仙口中的制茶,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普通的珠茶、毛烘青的制作方式。相比现代制茶的要求,传统的土茶叶制作显得粗糙了许多,对茶叶采摘的要求更低。为了节省精力,茶农们隔几天才去摘一次茶,茶叶太过硕大便折成三段来制茶。 除了采摘,茶叶制作的工艺流程也简单不少。在她的记忆中,茶树枝条上的嫩芽跟着她回家后,被迅速摊晾在圆簸箕上,晚饭过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炒茶,也就是杀青。一口洗净的锅,一把椅子,还有一双手掌便是全副工具。季水仙告诉记者,茶叶是时辰草,每一步都要掐着时间伺候,一天采摘来的茶叶一炒就是一宿。而炒茶全凭手上的功夫,有经验的炒茶人双手在滚烫的锅壁和茶叶之间翻转,轻松自如。杀青后,便是揉捻、理条、烘干。揉捻便是用手轻轻揉搓茶叶,释放其香气,接着便是理条,尽量理顺弯曲的茶叶,使茶叶挺直,最后进行烘干储藏。 季水仙最初学炒茶的日子里,手掌起一两个水泡是常事,白天摘来的茶叶不能隔夜,只能熬夜将其炒制出来;制作茶叶不仅苦,还相当细琐。有一次她的手上不小心沾了有味道的东西,做出来的茶都废了。季水仙说,茶叶是很容易吸收气味的,加工的器具、环境都不能带有其他味道, 一整套流程下来,珠茶便做好了。但土法做出来的茶叶外形、味道并不尽如人意。卖茶也是一件麻烦事,在国家不统一收购茶叶之后,自家做出的茶叶便不好卖了。为了卖出自己的茶,季水仙用扁担挑着茶叶,徒步到沙柳、三门等地叫卖,价格只有两元一斤。在当时,季水仙心中茶是苦的,喝起来苦,制茶苦,卖茶更苦! 手工制茶的历史变迁 由于传统珠茶品质差、价格低,1980年代初,为了提高茶农的效益,我县开启名茶战略,一场制茶的变革由此开始。桑洲、深甽等地纷纷邀请专家教授茶农名茶制作技艺,以改善茶叶品质。季水仙和村子里的茶农,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从母亲手把手教授的记忆切换到如今的名茶制作技艺,季水仙深有感触。茶叶值钱了,从之前的两元钱一斤飞涨到现在的上千元一斤,对茶农来说简直是个奇迹。而改变他们制茶思路的,便是桑洲成校请来的制茶专家——陈洋珠。 陈洋珠,1967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毕业后,便分配到宁海林特总站担任茶叶技术员。为了解、指导全县的茶叶生产,他与茶场为伴,与茶农为友,走遍了宁海的山山水水。茶山、望海岗等县内几座千米高山茶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春天,他选定深甽镇望海岗为试点,采制一芽一叶,试制了450克名茶,大获好评。1982年,陈洋珠以山命名该茶叶为望海茶。望海茶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陈洋珠开发名茶的积极性,他先后在马岙村、梁皇村等地开发出宁海第一尖、赤岩茶等名茶,屡获殊荣;1988年,他参与开发的望府银毫被评为全国名茶,一举刷新宁波名茶纪录。他先后单独或合作开发出8只名茶,为宁海成为新兴的名茶之乡、为宁海县1999年以后实施望海茶品牌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县内首屈一指的制茶大师,1992年,他受桑洲成校等的邀请,通过现场示范或办学习班,辅导各地的茶农进行名茶制作。桑洲成校章老师回忆道,那时物质条件有限,不过为了让茶农方便学习,学校特意花高价买了一口电炒锅用来示范教学。此外,还通过录像教学,让桑洲的茶农学习名茶制作流程,提高了茶农名优茶的制作水平。现在整个桑洲甚至宁海的茶农制茶手艺,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出陈洋珠的风格。他对宁海制茶技术的影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