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文林诗海 正文
     高级检索
 
贤秋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10月10日 09:18:07

  老屋门口的清代老街分上街头、下街头,上下街头也只有二三百米长,一眼望穿。街是一条街,可小时候街上的少年玩伴却分得清清爽爽,是自然的反对派,若玩对斗的游戏,肯定也是上下街头分立,自成两帮。

  不过,虽然上下街头玩伴有帮有派,却从未有恶意,也互不漫骂,似乎有相远相重的意味,同是下街或上街的玩伴老是打架,而上下街上的孩子们倒反而和平相处。就像我和贤秋。

  那时,贤秋住上街头,我住下街头,贤秋与我同年生,我生春天,他生秋天。贤秋八岁那年与我同上小学一年级。贤秋得小儿麻痹症,到四五岁时还不会走路,只是手脚落地爬行。他的妈妈在外做保姆挣钱,养家糊口非常艰难,记忆中的贤秋家特别暗,而贤秋爬来爬去的更是又黑又瘦又脏又臭。小孩子们跳来跳去地嬉闹着,贤秋总是两手撑地,抬着头,用大眼睛看着热闹。我记得,那时的贤秋总是嘴带微笑,一脸的友好。但即便他显得友善,因为“奇形怪状”,小些的孩子见了他,仍是害怕,甚至有时还会哭着逃避。

  到贤秋六七岁时,已不再两手撑地了,他用手抓着一条小板凳,让板凳的四条脚替他落地的手,他的胸部也可以抬起来,头也自然不再面向地面。我在下街头,远远的,就能听见贤秋用小板凳打击石子路走路的声音。虽然腿脚不便,但贤秋并不愿意在昏暗的小屋里孤独着,喜欢去街上转,喜欢到人群中去热闹。比如谁家有喜事,贤秋总会赶着去讨红鸡蛋,而他讨来的肯定会比我的好,有时,甚至还会是一双红鸡蛋,而我只能讨来两只桔子。街里人对贤秋特别好。

  上街头有个精神病女人,叫采英。本来,她已嫁了外村,但因生病,又回了上街头娘家。上下街头的小孩子都怕她,因为她会追着小孩骂。不过,倒是没人见过她打小孩。每次追着我们骂的时候,我们都飞快逃避,唯独贤秋,不逃。因为他腿脚不便,逃不掉。但在许多孩子眼里,贤秋的不逃便成了壮举。贤秋连采英都不怕,那他自然也就是孩子中间的英雄。奇怪的是,喜欢骂我们的采英,看见不跑的贤秋,居然也不再骂了,两个人相互看着,笑着,就像很好的朋友。现在想起来,虽然采英有精神病,但她人并不坏。她骂我们,也只是我们这些孩子不懂事,老是去捉弄她。

  贤秋上小学时还是用小板凳代步。“咯啷,咯啷”,贤秋就这样一步一“咯啷”地去学校。同学碰到他总是很自然地拿过他的书包,陪着他一同到学校。学校有大门,门上有地垘,贤秋手劲特别好,两手按着板凳,纤弱的双脚朝天,手一使劲便过了高高的地垘。贤秋的手劲是班里最大的,班级里掰手腕时,他总能面带微笑将对方拗倒,现在想来,倒有些三国里说的“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的轻松。

  后来,贤秋就不再用板凳了。他支着两根拐杖,双脚落地,站起来走路了。他用双手撑住身体,慢慢锻炼他的脚劲。再后来,贤秋又将双拐变成了单拐,没力量的双脚如同小脚女人一般,使劲摇摆着屁股才能平衡着走路。

  不知不觉,成年的我们,各奔东西,忙碌着各自的生计,只知道贤秋开了家粮油店,生意很好,每次见到他时,他总是笑笑,笑得很真诚。

  有一年,听说贤秋盖了一间沿街的新屋,作为他的新店,我专门去看了,果然是小镇里最棒的店面之一。又后来听说贤秋的生意越做越大,镇东又盖了三间店面房。最后听说,贤秋的一间店面抵押给阿华了,这阿华在村里放高利贷。大家都骂阿华,可贤秋却淡然,说,欠人的钱总要还的。幸好他还有另外三间街面屋。

  近年流行走路锻炼,我时常看见贤秋在溪堤上走,一根轻便的小支杖拿在手里,却很少落地。贤秋强壮的上身肢体如同健美运动员一般,扭动着屁股一摇一摆,像舞蹈。堤上相逢,相互仍是一个笑脸。但我心里,却很想说一句,贤秋,你真是好样的。(奈何)

录入: 袁银泽   责任编辑: 袁银泽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倚天拔地帽峰山
·赴一场盛宴合享人间仙乡鹤寿
·敬老爱老庆重阳
·一时贪念起 几年牢狱灾
·缴水费也能用支付宝了
·我县平调剧目35年来 首次“出征”...
·劳动大楼的塔钟 寻找时间的主人
·“体彩杯”篮球赛结束
·慰问退休老环卫工人
·温馨重阳 关爱老人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