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 炭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3月12日 09:35:26 |
葛云高 我的家乡在茶山(盖苍山)北麓,大佳何镇葛家村,是一个山高林密的山岙村落。1958年举国上下大炼钢铁,需要木炭,山区村落纷纷上山伐薪烧炭。1960年我14岁,也跟随父亲上担岗山去烧炭。 烧炭首先要建炭窑。当时建窑是我家、中义家、云江家三户合伙的。烧炭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备足一窑的柴槁,合伙建窑能分别安排烧窑,恰到好处。 建窑前,先选好山腰上较平坦的地方,而且要在山溪旁边,有水源。窑址选好后,得上香烛,摆上供品,供奉山皇土地神,以求万事如意。虽然当时生活困难,我们三户人家还是咬咬牙,购买了供品。大人们跪地上点好香烛,口中念念有词:“山皇土地,保佑我们烧炭顺顺当当,窑窑炭满。”我们三个小孩,眼睛始终盯在供品上,只盼那香烛烧完,就可吃供品了。 建窑时,须挖土坑,底部要整理平滑;在土坑上支起已备好的柴槁段,作为炭窑的支撑架;在柴槁段顶上要盖上蓬衣,这蓬衣其实是砍柴槁留下的树梢。然后再在蓬衣上覆盖厚厚的黄泥土,并不停捶敲,直到黄泥土光滑油亮为止。建好的炭窑,看上去犹如一只横放在山腰的大酒埕,酒埕底部挖二只洞孔,作为烟囱。又在酒埕边开四扇门,大窑门、小窑门、风门、点火门。再在酒埕口开出大洞,称为落人洞,为人进出炭窑所用。 炭窑完工后,再在窑的上面搭建一个茅草棚,用来避雨、睡觉。因为柴槁段有干有湿,烧窑时间有长短之别,因此要有睡觉的地方。 炭窑建成后,紧接着就要点火烧炭了。一般来说,只有第一窑炭烧制完工后,一只坚固的炭窑才算真正建成。 一窑炭烧出产量500—600斤的话,就要备足五六千斤直、硬的柴槁段。通常最外面是松树槁段,有油性能燃烧。先用干柴引燃,塞进窑的点火门里,渐渐地松树段也开始发出火苗。开始时,炭窑冒出的烟带有水蒸气,是白色的,两天三夜后,烟变黄,再变青,俗称为青脚。此时就可以封窑,也称为焖窑。即把所有洞口、烟囱和窑眼统统用黄泥密封住。 通常焖窑两天后,就从窑中出炭了。打开窑门,一股呛人的烟气扑面而来,使人咳嗽不止,这时须赶紧把嘴闭住,然后弓背屈膝,在挥汗如雨中把一段一段乌黑发亮的木炭从窑内捞出来。再装填到炭篰内,每天晚上回家挑下山。当地有句俗话这样说:“烧炭佬,乌脚爪,三升米饭吃勿饱。”可见烧炭之辛苦,我因年轻烧炭,至今肩膀留下后遗症。 如今,山农烧炭已难觅踪影。当我再次到担岗山去,发觉已是一片毛竹林,青翠欲滴。当年烧炭后的山,光秃秃的一片,村里栽种了毛竹,成为今日景象。如今担岗山已成一座旅游观竹海的风景山,令人格外欣慰。 |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