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村志》之历史价值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1月28日 08:38:51 |
王任伟 改革开放之后,国泰民安,全国各地萌发了修史编志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激励下,2008年8月我也萌发了编写《大里村志》的初衷。回首往事,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仅《史记》和《三国志》中提及西汉初年“商山四皓”之一黄公,晚年隐居“鄞之大里”。但这则史料是否可信,颇使人深思!此外,则是清末“义和团运动”期间,浙东宁海爆发“莽秀才”王锡桐反天主教起义,见之于报端,流传于民间。除此之外,在书报上找不到有文字记载大里的史料。要编写一本返璞归真的大里村志,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一些专家、学者指教和帮助下,我从搜集资料起步,每天废寝忘食奔走档案局、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摘录,汇编各种资料。经过4年辛劳,《大里村志》第一版于2012年8月问世。意想不到,此书竟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同时也有许多好心人,向我指出不足之处及修改的建议,其中最突出的是宁海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胡克均,感悟最为深刻。为了修改错误,弥补不足,在大里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再经过3年辛劳,重新修编的《大里村志》,终于在2015年出版发行。我认为这本《大里村志》具有三大历史价值。 终于找到“莽秀才造反”的真凭实据 19世纪末,由于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侵略,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各地群众爆发救亡图存的反侵略爱国运动。北方京津冀地区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同时,南方浙东爆发了王锡桐领导的反天主教起义,这两场政治风暴遥相呼应,震惊中国及世界,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群众自发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篇章。 当代中国著名外交家、作家王任叔(笔名巴人)撰写的《莽秀才造反记》一书,即是王锡桐起义为素材的一部长篇小说。当年王锡桐起义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之后,一个参与造反的村民为逃避迫害,奔逃到离大里30多里的奉化大堰避难,在王任叔家做长工。尚处孩提时代的王任叔,经常聆听长工讲述王锡桐起义的故事。从青年时期开始,即策划撰写《莽秀才造反记》,陆陆续续写了部分草稿。参加革命后,因忙于日常工作未能完稿。晚年回乡,才重新提笔整理《莽秀才造反记》此书不是历史著作,书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情节与史实不符或者虚构,因此不能当作历史书籍。但此书的作用与影响却与有关史书并驾齐驱。 当代宁海人或国内外研究王锡桐起义的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王锡桐起义文章,大都是根据当地人口述或回忆录撰写而成,这些材料虽有一定的真实性,却缺乏权威性,难以使读者心服口服。在重新修订、准备再版时,胡克均为我提供了一则罕为世人所知、有关王锡桐起义的珍贵资料,入编新版《大里村志》中,顿使该书蓬荜生辉。 文革期间,基于政治需要,1974年7月27日至8月23日宁海中学语文教师钱弘毅,以去北京探亲为名,在外甥囡王某帮助下,从清宫收藏的《中外日报》和《汇报》中抄了47页有关王锡桐反天主教起义的文字资料,并拍摄了29张照片带回宁海。这些资料是研究王锡桐起义最原始、最权威,且从未公开、未为世人所知的可靠史料。回来后,他运用其中部分史料与有关人氏合作,撰写了《王锡桐反天主教起义》一文,刊载在《宁波师院学报》上。钱老师为人小心谨慎,把从北京带回的资料视若珍宝,守口如瓶闭不外泄,惟胡克均老师知道一点蛛丝马迹。21世纪初,钱老师因病逝世,适及编写《大里村志》需要,由于事前胡克均做了他家属的思想工作,我去他家造访时,非常顺利地借到这份资料,于是把它另立一章,编入新《大里村志》中。因此这本《大里村志》,不仅是一本返璞归真的村志,而且是研究王锡桐起义极其珍贵的资料。 千年古碑话沧桑 大里自古是一处杂姓聚居的村落。据民间口头传说,在王氏入居大里之前,李家、金家居村中,胡家居水东,马家居水西,杨家居寺岙里,再加上一些单门独户者,先后有10余个姓氏曾在大里定居,却找不到有文字记载的实物凭据。 1978年,大里村民在村西边寺岙修建水库时,挖掘到一座大墓。再往里挖,露出一块长方形石板,长约120厘米,宽约100厘米。石板反面刻着密密麻麻的长达622字的墓志铭。后经洗刷辨认,知此墓主姓胡,名大圭,字子文。南宋嘉定年间曾任(安徽)繁昌县尉(主管地方治安的县官);孺人(妻)毛氏奉化石门人。三个孙子皆“孙”字辈,与宋末元初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资治通鉴音注》作者胡三省(谱名满孙)同辈。据此而知此人与胡三省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这则消息传到宁海县城,被县文管会得知,立即派人去大里查询核实。然此墓碑已被大里人砸成两段,当作建材埋在墙里。嗣后,经文管会收藏,经过技术处理,恢复原状,并拍了照片,入编县文物档案。此碑原状及碑文也收入新《大里村志》。 据这块历经沧桑的千年古碑获知: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出现长期藩镇(地方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在江南地区以割据江淮和苏南的杨行密和割据两浙的钱镠势力最为强大。他俩为了争夺江西,在南昌城下大战。当时寓居豫章(南昌)、出身于进士的胡琛为逃避战乱,经皖南进入相对平安的浙江避难。最初居住何处,史无记载。胡琛及其子孙经过长期颠沛流离之后,终于定居在会稽(绍兴)。北宋仁宗年间,胡琛九世孙胡瓘自会稽(此“会稽”可能在现在的新昌、嵊县一带),入居宁海南硖(硖石门之南,即现在大里孝姑岭狮子山南麓)。嗣后。胡氏子孙繁衍,一支迁至双胡溪上游太阳山麓,名曰上胡(今改名双湖);另一支迁到双胡溪中游和尚山麓,名曰中胡(今名三省村),留在南硖的胡氏则称下胡。入居南硖的胡氏子孙,嗣后从深山幽谷中不断外迁,一支迁到双峰榧坑,一支迁到城郊木坑胡,还有一支迁到大佳何胡家…… 据上述记载而知,宁海大里南硖是唐末进士胡琛子孙始居地,胡琛是这支胡氏的始祖。大里人杰地灵,在历史上孕育了两位中国文化名人:胡三省和王锡桐。 记住乡愁,不忘初心 凡来宁海旅游者,都想参观十里红妆展览馆。展品反映了唐宋之后江南地区的婚嫁习俗。大都是木制床橱、桌椅桶盘之类的生活用品。随着时光流逝,木制品势必渐渐变色、霉烂,最终消失!为此,我把这些金碧辉煌的展品拍成彩色照片,编成册子流芳百世。用同样手段,又把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地点拍成彩照编入史书,使后人牢记乡愁,不忘初心。为此,我拍摄了260多幅彩色图片,入编《大里村志》中这些彩照大致可分三类。 1、列祖列宗图像,寺庙庵堂里佛像、神像及楹联。这些照片不具真实性,却有一定的艺术性,可供后人观赏、临摩。 2、远离现实而消逝的农耕时代,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屋,谋生使用的生产、日常生活用品,商品交流的古钱币。这些东西,大都是竹木制品,也有不少是铜、铁、锡、石制品,让读者记住乡愁,并告诫年轻一代:芳草莫忘寒冬苦! 3、解放之后,大里及其周边地区村容村貌及人民生产生活概况。这些照片是大里村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 |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