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前尘旧影
     高级检索
 
黄墩胡氏祠堂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1月28日 08:38:51

  葛云高胡承浦胡九仁

  《辞海》释:宗祠、祠堂,家庙。旧时同族子孙供奉并祭祀祖先处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发掘、研究各宗祠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期就制定了“左昭右穆”的制度,天子建家庙以祭祀先祖。《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古代士庶不得立家庙,至明代嘉靖年间世宗朱厚熜(1522—1566)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通天下,许多宗祠都建于此时,以期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黄墩胡氏也不例外,在这时期也建起了祠堂,当时的祠堂是建在水口庵东边地方,规模也很小。

  到了万历三十三年(1606)的时候,胡氏族贤大鲸公、大鲲公,守厦公等认为祠堂在水口庵之东,离村太远,规模又小,要进行重建。相传,当时的大鲸公、大鲲公、守厦公等族中首事人,为胡氏祠堂欲在原水口庵之东原址扩建,还是选址重建,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几个月来意见不能统一。到了夏至日这一天,他们几位首事相约登上倪家山。倪家山是南宋时期写《经锄堂杂志》的作者倪思曾隐居地,故称为倪家山。原该山不称倪家山,据《黄墩胡氏宗谱》载:“古名是天机山。因该山与牛山对峙江际,如天河牛女双宿,故云。”说明天机山源于古人的二十八宿分野对应,有牵牛、织女对应在越地之意。黄墩胡氏宗谱内有黄墩四景诗,作者是乡贤胡越(胡能一),其中有一首《天机临汉》:

  想是天孙织巧机,千年遗落不曾归。

  于今天上皆粗服,到处人间有锦衣。

  札札弄成溪水绿,盈盈照出夕阳肥。

  神仙会合寻常事,隔岸牛郎相对扉。

  这天,首事们登上山顶后,俯瞰了黄墩的村落,突然见东面日升天空中,彤云密布,云中出现一个大圆孔,一束“青云紫色”的强光直射到村落旁。他们见后,高兴地说:“彤云霞光七彩见,青云紫色光点址。”于是,他们商定就将天光指照的村宅旁,选为建造祠堂的基址。

  选址定了以后,他们将这天兆选址的消息告诉了村民,村民们高兴极了,就准备开工建祠堂。当时族人有捐田割地者,有捐钱出劳力者,先后建造了两年时间,终于将祠堂建成,翼翼然立于黄墩村宅旁的老街东首。

  黄墩胡氏祠堂约有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从仪门入,自南向北依次为仪门、戏台、勾连廊、两个天井、两厢房和正厅。仪门五开间,开三道门。东西两厢房各五间,正厅三间。正厅上悬挂“昭穆堂”匾额。据《周礼·春宫·小余伯》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正如《礼记祭统》所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正厅屋柱上有很多对联:“赞上古舜世民风淳厚,兆下辈吾族子孙腾芳”、“子孙萃一堂序昭序穆,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等等。

  正厅南面是戏台,古朴、大气,兼具雕刻、彩绘、力学等多种元素,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戏台后有照壁,图案是中国南戏剧本、明初李景云改编本《荆钗记》中的王十朋、钱玉莲两人,歌颂义夫节妇、生死不渝的夫妇之爱。上方衡木是一个扇形,有红底黑字篆体“人杰地灵”四字。戏台前中央处,有白底黑字篆体“物华天宝”四字。两旁有“吉祥”与“如意”。戏台的柱对是:“看不见莫吵请问前头高见者,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戏台顶部有藻井。据《风俗通》记载,井,蓄水也,水火相克,古人认为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并饰以水生藻类植物,可以降伏火魔,护佑居处平安。戏台的藻井,民间也叫“鸡笼顶”,是戏台顶部的圆形穹顶。该戏台为八盘藻井,最顶部彩绘有太极图案。藻井不仅在声学上对戏曲演唱具有拢音效果,增加音量,在建筑装饰和构架上,具有承重和美化的功效。其建筑部件不用一颗钉子,完全用榫头契合,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水平;在工艺上,集雕刻、彩绘于一处,手法经典。

  祠堂内有东西两厢房,古人受“男女授受不亲”伦理约束,看戏时,男女分左右厢房而坐,一般为男左女右。男女间,名为看戏,实则厢房对望,眉目来去传情,有对上眼的,两厢欢喜,对不上的,则单相思了。于是就有“一厢情愿”和“两厢情愿”的典故。

  胡氏祠堂自万历三十三年(1606)始建后,历代都有小规模的修葺。据《黄墩胡氏宗谱》记载,在清嘉庆五年(1800),进行过大修一次,之后也不断有小修茸,到了1989年,村民又集资进行大修一次。现祠堂的仪门前配有一对石狮镇守,两旁柱对一副:积善传芳余庆远,兴贤育德振嘉铭。

  旧时,祠堂对于族亲们来说,是为整个宗族祭祖、议事,嘉奖族中贤人、惩治不肖子孙的场所。就连夫妻吵架也会来祠堂评理,可以说是威严与公平的象征。如今,祠堂的功能不如以往,但它仍是落叶归根的“魂”,已成为传承文化、延续优秀族训家风的好场所,也是村民老年人的活动中心。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念好“山海经” 架起“振兴路”
·千名游客齐聚黄坛弘杨过小年
·跃龙综合市场用心打造节日菜篮子
·《塔山风物志》《前童星火》新书首发
·县商贸集团全力做好春节期间保供应
·熊小米获十佳宁波网络文创案例大奖
·打造南岭村的春天
·桥头胡入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
·法官坚持上门送赡养费
·五丰社区“缑城锦花”女性沙龙 让...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