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前童的“义文化”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2月29日 10:01:41 |
搞过历史性课题的人都知道,“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虽是夸张,但查找资料的浩繁,确使人望而却步。“这本30多万字的族谱,有近10厘米厚,都被我们翻烂了!”杜建国“心有余悸”地说。除了翻资料,童富军、陈娓娓、杜建国等课题组人员还进行“田野调查”,对童氏宗祠、塔山庙、石镜精舍等古迹实地考证;并走访前童行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有前童“活字典”之誉的童全灿,前童业余文保员童富铎等名宿,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他们聘请宁波大学教授、浙东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帮联谊会秘书长戴光中为课题顾问,几上宁波,汇报进程、听取建议。 小桥流水人家 故事一:童方根、童相兵、童亚飞、童小谦、郑莲亚等一批前童文史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史沙龙,每年有三四次活动,课题组与他们主动对接,参与他们的活动,汲取他们的营养。 故事二:2014年,课题组邀请宁波从事地方文化研究的专家30余人到前童,实地论证前童义文化,领衔的是宁波电大唯一的教授梁旭栋,主编过《宁波地域文化》,该书曾获浙江省畅销书二等奖。 2014年底,3万字的《前童古镇义文化探究》结题,被宁波市远程教育学会评为最高奖;2015年,在《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发表;同年,成功申报宁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题。 还在课题论证时,宁波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俞建文就十分看好,预言“肯定能通过”。课题完成后,得到宁波大学教授、浙东文化研究专家张如安的高度肯定,并极力推荐申报2016年宁波文化工程…… 一年时间的春绿秋黄,3万字的《前童古镇义文化探究》终获好评。只不过,与课题组人员皓首穷经的前期劳作相比,他们只能以“厚积薄发”聊以自慰。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