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宁海小吃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11日 09:17:37 |
麦糕的记忆 应敏明 书名叫馒头,宁海土话叫麦糕。到现在我每天的早餐,母亲都会给我蒸上二只麦糕,和外买一根油条,这早餐我没有吃厌过,只是觉得现在的麦糕没有小时候的香、有嚼劲。 麦子大都长在北方,北方的麦浪如海。我们小时候宁海麦田也很多,但像北方一样如海的麦田难找,更多的麦子是种在山岙山岭间。秋天,枫叶早已染红了山坡,金色的太阳照在麦秆垛上,麻雀在啄遗漏下的麦穗,我们这些小孩也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寻觅着麦穗。那年月缺粮,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过拾麦穗的经历,当然拾麦穗不光是为拾粮充饥,也是在捡拾孩提时童年亲近乡野的快乐。 麦子就是做麦糕的原材料,记忆中我的母亲做麦糕的水平,我实在不敢恭维,每次我们家做麦糕,母亲都会把麦糕做成麦僵,硬邦邦的,但在那缺粮的时代,我们能够吃到的麦僵也是很香的。 但我的母亲对如何做好麦糕,理论上是说得很好的,母亲告诉我们说,做麦糕有多种酵母,过去主要用小苏打、糕种、酒曲、酒酿等,做麦糕首先是要把酵母按一定比例和麦粉搅拌在一起,不同的酵母发酵时间是不一样的,酒酿、小苏打发酵时间短些,约二、三小时,糕种发酵的时间长些,要一整晚。夏天发酵时间短些,冬天发酵时间长些。每次我母亲冬天做麦糕发酵时都要用棉被子捂上很长时间。发酵完成后,就到揉面粉的程序了,面粉揉的时间越久,蒸熟后的麦糕就越紧密就越有嚼劲。面粉揉好后一般切成长方形,放到已烧开水的笼子里去蒸,约半个时辰香喷喷滚烫的麦糕就可以出笼了。说说容易,但要做出一笼好麦糕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放酵母、加水、揉面粉、蒸,一个环节做不好,就出不来好麦糕。 我小时候吃到最香的麦糕,是外婆做的。外婆年轻时在上海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从上海学来会做精致的糕点,所以外婆很会做麦糕。外婆做麦糕有二个特点,一是喜欢用酒酿做酵母,二是最好用当年收割来的新麦粉。外婆做麦糕每个细节都掌握得很好,当麦糕揭笼时,那麦香浓郁醇厚扑鼻。 我小时候吃到最有嚼劲的麦糕,是一位同学的母亲,南下干部的妻子山东大娘做的。她做的麦糕都是用她家的糕种连接下去做的,她揉面粉的时间比一般人长,所以,她做的麦糕很厚实有弹性嚼劲十足。上几天,我碰上那位同学,他告诉我,她母亲八十二岁了,还天天做麦糕,那糕种已延续几十年了,真是奇迹。 我小时候吃到样式最花的麦糕,是嫁到农村的姨娘做的。过年过节母亲带我们小孩去乡下姨娘家,姨娘会蒸出一笼笼做成了兔子、青蛙、牛、仙桃等样子的麦糕。有时候,我们也会跟姨娘一起把麦粉捏成小动物,我最喜欢用洋红点染小动物的眼睛。 我小时候吃到最白的麦糕,是富强粉做的。那时候能吃到的面粉大多有点黑,吃起来有些粗杂的感觉。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一种麦粉特别白,叫富强粉。那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又白又细的富强粉麦糕。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麦糕是最普通不过的食品了,但它是我们这代人重要的食谱记忆。今天的麦糕随着原材料的丰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麦糕大都已经是工业化制作了。但我还是喜欢吃手工制作的麦糕,况且今天宁海人手工制作的麦糕品种越来越丰富了,有红糖麦糕,有番茄芋艿麦糕,有红枣核桃麦糕,有“青”麦糕……日益丰富着宁海人的饮食生活。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