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舌尖上的宁海小吃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11日 09:17:37

   老爸的麦饼

  娄美琴

  每年的清明节,在福州的妹妹会带着家人返乡为父母扫墓,回去时总要带上几个麦饼作为动车上的点心,这个已经成为惯例。但近年来她“带麦饼”的热情有增无减,数量从几个到十几个到这次的几十个,看着就像一个“饼贩子”。她说因为自从三年前的清明节无意中把剩下的麦饼分给福州的朋友们品尝后,大家都立即“爱”上了这种宁海美食,还有不少人问着同一个问题“圆圆的麦饼周边没有口子,馅儿从哪儿放进去的呢?”

  奇葩的问题有点好笑,却也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记得小时候,父亲和村里人不论去十多里之外的桑洲街赶集,还是到地头山间干活,都要带上两个麦饼当中饭。原来我的故乡岔路和桑洲一带处于宁海县西部偏南地区,西枕天台山脉,与三门相接,境内丘陵起伏,交通不便。村民出外都得带上干粮,以便经受三五天翻山越岭不能短时返家的饥饿。为了防止干粮腐变,他们将麦粉用温水调和,不经发酵直接擂成薄饼烙熟,人称“麦饼”。又因各地麦饼的做法或用材的小差异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便有了“岔路麦饼”“前童麦饼”“黄坛麦饼”“桑洲麦饼”等名称。

  作为跋涉劳作之人的干粮,“厚”与“实”就是麦饼的本色呈现。而传说四百年前,有个著名的伟大游者经过这里而从此改变了“麦饼”的原貌——他就是徐霞客。徐先生在宁海写下“开篇”,出了西门,走到宁海西域桑洲一带,看到有人在路边现烙一种厚实的圆饼出售,便买了一个,一咬觉得有点费劲,但嚼着里面的虾皮苔条馅,特别的香……啃完一个后就想带上几个路上充饥,于是与麦饼摊主商量着能否尽量将麦饼擂得更薄一些。不想,这一温和的“整容”建议竟催生了一种更美观更快熟更好吃的薄形麦饼,即是被后来人冠上具有知恩色彩的“霞客饼”。

  “好相小葱妹,好吃芝麻苔。”有麦饼的地方都流传着这句让人流口水的俗语。原先只懂得后半句是说麦饼馅儿的好吃,后来才明白前半句更有好听的故事:据说小葱妹是古梁皇街驿馆边的一个姑娘,美丽乖巧,人见人爱,附近村子的小伙子们都喜欢去看一眼,甚至台州、温州和宁波的过路客商也要驻足偷看一番……好看的“小葱妹”与好吃的“芝麻苔”相提并论,可见岔路麦饼有多诱人了。我的妈妈是奉化人,做了好多年的“岔路嫂”,但擂的麦饼总不地道,不是太厚就是破了相,我们难得能吃上不打补丁的麦饼,如果爸爸在家,做起麦饼就很行家了。他会提前一个小时开始“调粉”:在面粉里放点碱,有条件时放一两个蛋,然后左手慢慢泻水,右手用力揉拌,直到麦粉揉成软硬适度的“粉团”,再盖上饭布(纱布)醒上半小时,然后用小虾皮、苔条拌以小葱、大蒜,掺入猪油调和成“麦饼馅”待用。再揭开盖头再揉上几番,粉团就变得越发的温润有弹性……接着可以按需要摘成一个个小粉团,揉捏成半碗形,把馅儿裹进“碗”内,在大砧板上转着圈擂到厚薄适合大小相宜为止。爸说这过程也是检验一个“岔路嫂”技术好坏的唯一标准,没有“之一”。妈妈听着也不生气,笑眯眯地往灶膛里塞麦秸圈,等老爸把贴熟的麦饼翻出锅底,会与我们抢着趁热咬吃起来。剩下的饼子放上几天也不坏,冷的咬或烙热啃即可。要想吃甜的,爸爸就用芝麻白糖做成甜馅。有时再加一点海苔,甜中有咸,海陆味兼具,很带劲。

  现在,故乡中已经没有了爸爸妈妈的身影,我也再没吃到过比爸爸做的更好吃的麦饼……是啊,哪里再有揉着亲情裹着柔情的麦饼呢?妹妹说,即便如此,她还是要带一摞麦饼回福州,因为这是家乡的美食,每次与人分享,一种怀念和自豪随之弥漫,乡愁就会沉浸其中……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自己动手 美化校园
·阳光温暖居民心 社区帮扶一家亲
·百姓热线
·野山笋来争鲜
·螺肉肥蔬菜鲜 立夏三鲜正当时
·时代邻里广场 生活消费讲方便
·春装打折促销 夏装清凉上市
·东部乡镇第二届乒乓球联谊赛落下...
·感受“美丽黄坛”魅力
·县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党群同心...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