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自己前行的动力 |
——记县第一医院血透净化中心护士长王素琴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9月30日 09:20:09 |
记者潘旭婷
她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她所在的科室每年有1.2万人次前来做透析,每天每位病人要在这里接受4个多小时透析治疗。开机、管路准备、观察病人、下机……就在看似单调的工作中,她用自己的真心和创新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她就是县第一医院血透净化中心护士长王素琴。 2009年,王素琴调入血液净化中心,细心的她发现夏天病人留置导管感染率比平时高。随后她查阅了历年病人资料,并对发病情况汇总梳理。“结果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每年初夏和梅雨季节病人感染率是最高的。”随后,王素琴又联系了县气象部门,了解宁海每年梅雨季节的降雨量以及降雨天数,最后得出规律,除了枯梅期,多年的规律都差不多:一旦到了梅雨季节和初夏,病人感染率就增加。 “尿毒症患者最怕的就是感染,一旦感染就会引起诸多并发症。”以往为了降低感染,医院会采用在管路内加用抗生素。“做血透的患者家庭经济能力一般都有限,经常使用抗生素,不但资源浪费,抗生素用久了对人体也不利。”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细菌易繁殖。再加上天气闷热,患者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又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易反复感染。同时,患者出汗较多,空气湿度又大,出口部位敷料易湿、易脱;局部卫生状况差,大量细菌经皮下隧道进入导致深层组织感染或逆行性血行感染。综合分析后,2010年血液净化中心采取梅雨季节预防导管感染措施,对血液净化中心进行严格消毒管理,同时要求患者家属保持居住环境卫生。经过试验,2010年7月25日至2011年11月30日未发生长期留置导管感染,控制了导管感染的发生。“这么一来我们可以不用每次都对患者进行抗生素封管,减少患者开支,节约资源。”王素琴的这一课题还在长三角等地区得到推广,2013年荣获宁海县科学技术三等奖。 说起这些科技创新,王素琴说只是在做本职工作的时候,用了点心。“在这里做血透的患者,每个礼拜要来两三次,最长的一位患者已经做了10多年血透了,我们跟他们就像朋友一样。”王素琴说。 一次,一位患者在做血透的时候想解大便,护工递上尿盆后,患者解完大便说自己没力气,等家属来了再擦。“等家属来要等到什么时候,我当时在场,马上就给她擦了。”王素琴说,如果我们把患者当作朋友,很多纠纷都能迎刃而解。 “看着患者痛苦,我心里也跟着煎熬,总想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病人做透析时需要将血液引出体外,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交换,达到去除废物的目的。透析液大部分都是塑料桶装的,由于桶口比血液透析管大很多,透析液暴露在空气中,灰尘进入会受到污染。王素琴一次在经过注射室时,发现输液袋上有个无菌瓶口贴,突然来了灵感。又想到我们平时喝的酸奶、娃哈哈等饮料的瓶口贴,她马上到超市去找了多种有瓶口贴的饮料,带回家进行研究。但是透析液和饮料、输液袋是不一样的,透析液容量大并且含酸性,对瓶口贴的要求更高。经过反复试验,王素琴又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血液透析管保护贴,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被生产厂家采纳。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