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手艺人》之四 |
王昕的竹刻之路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11月28日 10:12:14 |
文/颜燕燕图/周益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慢吞吞”的传统手艺似乎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快速的时代节奏。如何能在这种不适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竹刻艺人王昕有着自己的一番主张。“工艺的确要为实用服务,但如何超越实用,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的享受,才是我心里想要追求的东西。”王昕如是说。 “笔筒、香筒、诗筒、臂搁、扇骨……”一件件精雕细琢的竹刻作品令人爱不释手。 “王昕的作品远比他本人‘热闹’。”这是朋友们谈到王昕时,最爱用的一句调侃。“跟他说话是最无聊的事情,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谈到王昕的木讷时,他的爱人似乎也有点埋怨。 “没办法,雕刻必须得安静。其实我比小时候好多了。”这是王昕对自己的木讷的小小的辩解。 出生在宁海桑洲的王昕,家中排行最末。从小,他便喜欢独处,不爱说话,少与同龄孩子接触,显得较木讷。而他最终走上竹刻工艺的道路也与这样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不合群,喜独处,当同龄孩子嬉戏打闹时,王昕则开始关注一切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比如刻在碗沿上的字。 “在农村,为了不把吃饭的碗跟邻居家混淆掉,大人就把自家的名姓刻在碗沿上。自己最早便是通过这些碗开始认字的。”或许这就是王昕和竹刻的缘分。缘分这种东西很神奇,因为这样一眼,一次次琢磨研究,激发了王昕对汉字的喜爱。 因比同龄人更早识字,父母对王昕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学前的“天赋”并没有在以后的求学途中显现出来。加上性格内向,王昕在学校不太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但这样,反倒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琢磨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如既往坚持练习毛笔字和钢笔字。这一举动也无形中为后来竹刻制品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转眼到了18岁,王昕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在当时看来,继续念书对王昕来说不是什么“好归宿”。父母考虑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去学门手艺。学什么呢?家人希望他学做模具。当时,宁海的年轻人学做模具已成为一种“主流”,有不错的收入。但王昕对模具根本不感兴趣,认真考虑后,他告诉父母,他还是比较喜欢写字。于是,心疼他的父母托熟人找关系,最终将他送到当时做竹刻的师父章飞雄那里拜师学艺。就这样,18岁的王昕从此走上了竹刻学习之路。 提到师父,王昕感慨良多:“我很感激师父,他不仅仅教会了我手工艺制作方法,更是我竹刻创作之路的引导者。正是这段学习竹刻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事和做人的道理。曲折的学艺之路,让我更深刻地领会学艺者坚持和钻研精神的可贵。”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