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文林诗海
     高级检索
 
青蒿赋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4月01日 10:40:45

  赵邦振

  清明将至的时候,青蒿也渐渐地旺盛起来了。这青蒿虽算不上有“离离”之势,倒也鲜嫩勃发。于是,便有许多少妇老妪,挎篮提剪,走向那春风乍起的原野。

  咱们民族认识青蒿的历史已相当久矣,《诗经·小雅·鹿鸣》里有这样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这里的“苹”、“芩”即是蒿类植物,而“蒿”则是直指“青蒿”了。看来,青蒿是温驯的鹿最喜食的植物。

  而我们的祖先,早已将青蒿入药了,据药学记载,它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等功效。中华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李时珍……对青蒿都有过研究,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到了当代,一生热爱中华本草的屠呦呦更把对青蒿的研究推向了高峰,提制出了青蒿瑰宝——青蒿素,向世界宣示中华的科学命脉是植根于中华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的。

  特别让人惊羡的是,我们的祖先,还把青蒿演化为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食材。

  在这里,我首先想起了东汉末期的著名文学家曹操的《蒿里行》。这首借用汉乐府旧题来揭露当时社会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惨状的古体诗,让我有了想法: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那么这“蒿”是否就是青蒿?如果有这种指向,可见乱坟岗是青蒿最易聚集的地方。这就让人进一步展开了神思:那些凄凉的白骨野魂,靠什么来排遣他们的孤寂?看来只有这萋萋的青蒿最能抚平其惨苦的心灵了。

  于是乎,我们的祖先,从青蒿身上领知到了真情,并把自己对先人的哀思寄托到了青蒿的身上。由此,青糕就诞生了!我们的祖先,一辈又一辈,将饱孕绿汁的青蒿收拾干净,焯过水,捣成细末,和入绵软的糯粉之中,制成了绿绿的、糯糯的、香香的青糕。这青糕,不仅仅是饱了口福,更重要的是浓缩着对先人的重重怀想,怀想着先人的生养之恩、怀想着先人的慈爱之情……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在这一块一块小小的青糕里泛现出幽幽的光泽。

  记得战国中期曾经发生过一场燕、齐之间的即墨之战。当时的齐国七十多座城被燕国所占,只剩下了即墨与莒两座城市,已处于亡国的边缘。即墨被燕军久久地围住,情势相当危急,守城军民的斗志已严重动摇。关键时刻,即墨守将田单为了激励军民斗志,故意放出假消息,宣称齐人最怕的是先人的坟茔被掘、尸骨遭侮,如果这样,齐人必降。燕军指挥劫骑果然中计,在城外掘坟焚尸,最终激起了即墨军民的愤怒和斗志,后来在田单的巧妙战术下,一举反击成功,收复了全部失地,恢复了元气。此例说明,“祖先情结”、“根源崇拜”的力量是何其巨大!

  崇尚祖先,我们的民族把这项文化工程创造得臻于至善,以至于形成了一整套固定不变的传统模式,这其中最突出的是三大“鬼节”——农历四月的清明节、七月的中元节、十月的寒衣节。这些节日,除了祀奉鬼神、纪念先人之外,更重要的还与农事紧密地联系起来,做到了宗教、习俗与生活的高度结合,这是许多民族的文化难以企及的。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岔路获评“宁波市森林城镇”
·桃源吹响清明防火号
·银河社区举行大党委趣味运动会
·党员义诊走进龙储村
·我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大市第一
·县法院举行人民陪审员就职宣誓仪...
·县卫健系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张建国:为群众文化事业贡献光和热
·八面来风
·一市中心幼儿园荣获市教育科研先...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