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山石宕的变迁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4月08日 11:10:12 |
洪昌成 伍山开宕采石历史悠久,名闻遐迩。但要追溯伍山何时有了石宕,已无准确的史料记载,有人说早在南宋,有人说是清代,亦有老人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众说纷纭,无所依据。笔者生于斯,长于斯,曾作过详细调查搜集,对石宕的变迁,有初步认识。 伍山石窟群可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的梯次。道士岩山石宕开掘于明末清初(约1636年),它位于松岙港畔的道士岩村。由于地势高耸险峻,山峰屹立一块大岩石,状如道士帽子,故称“道士岩”。道士岩下有一个天然的岩洞,名曰“东山洞”,洞内宽敞通风,能攻能守,是当年盗匪藏匿的巢穴。这里岩石峥嵘,质地坚硬,石宕遍布。其中有一口“方宕”是早年最深、规模最大的一口石宕。宕中陈列着先辈石匠艺人留下的石凳、石桌、石屏等精湛艺术品。上世纪六十年代,附近村民开山采石,炸毁了许多石宕,那些石器随之流失于民间,千古文明毁一旦。 旧时代,伍山沿海一带常受土匪流寇的抢扰,开宕采石业时断时续,打石工人的生活极不稳定。他们将眼光转移至下长山,这里的岩石质量比道士岩更好,而且出海更方便。下长山开掘石宕是继道士岩石宕后期,也是清初开宕采石最鼎盛时期。打石工人大都来自黄岩、温岭、三门等地,他们携妻带小在这风水宝地定居下来。于是下长山便有了姓氏较杂的村庄,有了石板铺就的街道,更有一个方便石板出海的小码头。村中有威望者商量要使“下长山街”兴旺起来,寻求发达的秘诀。有“下长山”,必有“上长山”,他们派遣十几位年轻力壮的后生,撑船往北去上象(长)山——泗洲头街道,偷偷挖了一块街道石板连夜运回铺在下长山街道上。从此,下长山街各种店铺先后开张,米行、肉铺、酒肆、布店……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小码头舟楫纵横,樯桅林立。石板、方块石、条石等堆砌如山,好一个海滨石城。此时的下长山号称“小上海”,开宕采石业如火如荼。那时代谁有钱,谁就可雇佣工人开宕。工人们为了生计,选择优质的岩石,不断地向山体攫取石材,于是有了两个大岩洞。 从我懂事起,就知道下长山有许多石宕,还有两个大岩洞。洞中还有一个古老的石碾,小时候我赶着牛,跟着父母去岩洞碾米。下长山街上有一个石戏台,逢年过节都在这里演戏。逢农历二、七是下长山集市,街上一路摆了各种海鲜,农贸产品应有尽有,下长山市远近闻名。据老人回忆,清朝末年,下长山曾遭受了两场火灾,木结构的草房、瓦屋无一幸免,昔日的繁荣,成了一片废墟。下长山开宕采石业,也随之走向衰落。 虾钳狗山石宕开采于清乾隆年间。那时长兰村(即长胜村)和月兰村一带尽是汪洋大海,惟有潘田头小村有了人居。据潘田头胡氏族谱记载:虾钳狗山开宕采石,是在下长山衰落后逐渐兴起。此山坐北朝南,气候温暖,又与缆头山(后人简为兰头山)对峙。两山之间有一条超港相隔,所开采的石板就在这港口装运出海。 兰头山开石宕又是在虾钳狗山之后,约在清末与民国时期。打宕工人已能分辨岩石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懂得什么季节开采石板最为细腻光滑,什么季节极为粗糙、易断裂,故又有“夏宕”、“冬宕”之称。虾钳狗山称为冬宕,兰头山又叫夏宕,适宜夏秋开采。兰头山矿源丰富,石质优良,且海运方便,因此开宕采石持续时间也最长。那时代的打石工人来自于五湖四海,他们携妻带眷,迁住在兰头村。直至解放初(1950年),工人们由原来的个体石矿开采业转为县大集体企业,成立了“长街石矿社”,由宁海县第二工业局管理。工人的生活从此有了保障,石矿企业也不断壮大。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宕采石不光要靠能工巧匠,还需要大量的扛板工、车板工……笔者记得扛板工两人一杠,分为前杠、后杠。一根短竹杠,一条麻绳络,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扛板工们赤裸一身,只系一条短裤,肩上披一方藏蓝色布巾,既凉快,又护肩。后杠将石板横着搀起,前杠将竹杠穿过麻绳络轻松提起。他们脚步均匀,配合默契。若是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扛板工所走的路,有时是“硬桥”,有时是“软桥”。所谓的硬桥就是将破裂的石板铺成一级级台阶,从宕底螺旋而上,直至宕口;如果打石工人在两端宕壁各凿几个小洞窟,用长梢杉树倾斜着搭成一级级台阶,这便是软桥。扛板工踩在这杉木桥上,每走一步都会弹晃。可他们从不感到危险,反而轻松如意。 车板工要将一张张石板运往海边码头的板场,最初是用木制独轮车,每辆木轮车只能搁一张石板。车板工肩膀上勒着布绳,靠臂力往前推,一路“吱吱咯咯”地响。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才有了手推车,一车能拉三五张石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石矿社也采取钢缆索、摇车等设备吊放石板,减轻了劳动强度。打石工人也分为粗、细匠,开宕采石板的叫“粗匠”;而将石板、石条、石柱磨得光滑、细腻的称为“细匠”。工人们在板场上搭起一个简易凉蓬,用錾或斫斧等工具,叮叮当当地斩凿,废石、石粉弥漫,一张张平整光滑的石板就生产出来。在那木材匮乏的时代,人们对石板的需求和应用非常广泛,造桥梁、码头,构粮仓、楼屋,铺晒场、道地……真是供不应求。用石板桁条起房子,成了当时的趋势。要购买石板桁条,必先排队预约。当轮到自家打桁条时,还会备一担酒肉饭菜给石宕工人送去,期盼着打出更好的石板桁条,直到将石板桁条完好无损地拉回家,才放心。 随着水泥、钢筋的普及,笨重粗砺的石板逐渐不受青睐,销售量也日益减少。长街石矿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解体。但近年仿古建筑回归,石板、石条、方块石等还是少不了。本地的个体老板采用电锯、电刨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开山采石。无论什么形状、款式、雕镂、刻字等,既轻快又省时,那电锯如刀切豆腐般那样快。毫不夸张地说,一座山不需几个月,就会夷为平地。但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没有批准,是不能开山采石的。 |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