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踪古乡高风起 |
——寻访岔路镇的葛洪文化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5月16日 15:07:16 |
仙风道骨的古往今来 时下刚过立夏,天气开始转热,湖头村的不少妇女从田间采集了金银花,准备晒干了泡茶喝。湖头村有不少民间偏方,据说多少和葛洪老祖宗有点关系,其中的青蒿鼎鼎有名。因葛洪《肘后卒救方》中的记载,启发当代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摘得诺贝尔奖。葛洪因炼丹而闻名于世,但对于湖头村的后世子孙来说,祖先代代相传沿用至今的土方子更融入日常生活。《肘后卒救方》中的选方几乎就是草石之药,价廉效显,最适合看不起病的普通百姓。1600多年后的今天,该书的很多药方依然被奉为经典。荣获诺奖的青蒿,在《肘后卒救方》中就有多处记载。 葛氏宗祠大殿 宁海于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在几十年后的东晋初期迎来了葛洪这位来客。葛洪生于公元283年,是江苏丹阳人,虽出生于官宦家庭,但13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经历家庭变故,战乱四起,朝代更迭,身在如此一个动荡的时代,葛洪开始寻求神仙道教以求自慰,总幻想着有个清净恬愉的神仙世界。东晋朝廷曾力邀他出仕,但他固辞不就。葛洪的叔爷葛玄在宁海炼丹修稿,使得青年葛洪心生向往。 明代嘉靖15年(1536)李廷璜在《西阳葛氏宗谱序》中写道:“葛氏先世,自晋咸和间,有谓洪,字稚川者,博通经史,广修道德,辞司徒(王导)著作之荐,求为勾漏令。自丹阳句容偕二子,游炼于宁川桐柏山,继返罗浮,次子谓勋者,遂家西阳。创制度,立家法,而成巨族。” 葛洪在30多岁时选宁海为主修炼地,写成名著《抱朴子》。《抱朴子》外篇论时局与道德,内篇则论道家学论和炼丹、养生之道。10年后,葛洪去广东罗浮山时,他的次子葛勋就在西洋安了家。经过了1600多年的繁衍生息,发展成了今天岔路平原2万之众的葛洪后裔。 “湖头村的村民多多少少都懂一些医药。比如独叶一枝花可治蛇伤,乌梅、石榴皮可治腹泻,芙蓉花可治跌打损伤……而那种普通得随处可见的青蒿,村里几乎人人都认得。”村民葛童泰向记者介绍。40岁的葛童泰是湖头村葛氏第51代后人,仅次于该村最大辈分52代。在记忆里,从他太公开始家中便已行医,并且家族中行医者也多,更传承至爷爷和父亲辈,形成行医世家,据他所知已有5代。 西洋葛氏宗祠西面不远处就是葛童泰祖上的老宅。如今已荒芜的院子里还余留着一些草药,葛童泰从中还认得不少。“记得小时候有不少人来医治刀伤,长辈就从院子里摘来草药敷上伤口就好。”虽经时代变迁,如今,葛童泰家族中仍有从医者,其叔葛主圣就是湖头村卫生室的医生,葛主圣的儿子也在医院工作。葛主圣在家中还找出当年名为其康药材的尺界方,上面“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等字体仍清晰可见,他告诉记者:“当年家中的中医馆不仅便利周边村民,还有富贵人家雇了轿子请长辈去看病的,甚至从桑洲、前童一带都有慕名而来的患者。”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